防疫酒精新用途!運動完噴頸腹四肢 醫實測得出「驚人效果」

戶外慢跑40分鐘,體溫從36.9度升至38.6度。(圖/朱柏齡醫師提供)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依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北氣象站6月共有12天測到37度以上高溫,爲設站124年以來最高。醫師提醒,熱天在上午9時跑步,40分鐘後耳溫就升高到38.6度,再跑久一點就可能中暑,民衆除了定時補水外,也可以在跑步後用防疫酒精頸部腹部四肢利用對流原理加速散熱。

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在端午連假期間,到戶外進行實測,先測量跑步前體溫,之後每10分鐘就停下測量一次,連續跑40分鐘。結果發現,起跑前耳溫爲36.9度,跑後10分鐘爲37.2度、20分鐘後37.7度、30分鐘後38.3度,跑完40分鐘後體溫來到38.6度。

▲從事戶外運動後噴酒精,可以加速降溫。(圖/朱柏齡醫師提供)

爲了加速降溫,朱柏齡在跑完步後,分別在頸部、四肢噴防疫酒精,經過10分鐘風吹,體溫降到37.6度,接着再喝300c.c.的水,5分鐘後體溫再降到37.2度。朱柏齡表示,這是因爲酒精具有揮發效果,能快速帶走體表熱量,但須在陰涼處,搭配風吹效果更佳;若跑完步自然降溫,至少需半小時,才能達到同樣效果。

依據衛福部統計,截至6月28日,熱傷害通報共計588人次,比去年467人高出不少。入夏熱浪一波接着一波,朱柏齡提醒,睡眠不足、腹瀉、吃抑制排汗藥物等,都是中暑高危險羣,當熱指數氣溫+溼度x0.1)超過35時,無論白天或晚上,都容易造成中暑,民衆除了要定時補充水分,外出時也可戴帽緣寬的遮陽帽或撐傘,並適度噴酒精降溫,降低中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