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開價就是底價」超搶手!內行揭實價內幕...不買的最大

▲有許多人在看房上有遇到被話術經驗。非當事人。(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許凱彰/臺北報導

買房屋除了新建案、推案找到代銷業務外,很多人會選擇找到房仲來代爲經手買屋社團中不乏買房客分享慘痛經驗,說業界有些仲介運用一些「開價就是底價」、「這邊賣得很好,很少有物件釋出」等話術,讓買家當下以爲買到CP值的房,後面才知道都是在誆。

知名周姓房仲不具名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提到,早期這類的話術很多,都是爲了要把房子缺點藏起來,也製造出房子的稀有性,如果在看房時注意到帶看房仲「企圖模糊實價登錄可信度」、「用『很多人搶』催促要斡旋的話語」、「屋主賣房原因支吾不言」,就要小心了,可能在掉入他的陷阱

▲如果發現帶看的房仲在埋藏某些訊息,要小心。(圖/記者許凱彰攝)

「開價就是底價合理嗎?」周姓房仲解釋,以字面來看,是有可能的,照理來說應該要是「屋主開價就是屋主的底價」,經過某些人中,可能會變成「房仲開價就是房仲的底價」,主詞不一樣相差卻是數十到數百萬的價差,所以在這上面必須問清楚。

對此,周姓房仲坦言,實價登錄是個非常好的輔助工具,如果在看房前先做一點小功課,也同時別讓人知道「首付款的上限」,就可以有效避免不肖房仲在價格上面動手腳,避免被無辜剝皮。

「不買的最大!」周姓房仲解釋,事實上,房仲急着想成交,同時也不想白白流失一個客戶,如果發現房仲在用漂亮的話包裝物件時,建議先「冷處理」,冷靜思考其中是否藏有話術的成分,不要衝動,因爲在這市場裡「不買的最大」。

小資租房買屋來聽《地產詹哥老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