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牛牧場三】沒血緣的2家二代人 比親手足更團結

圖文/鏡週刊

在日本設計師操刀下,飛牛牧場低度開發生態工法,並種植會生產花蜜的植物、規劃300坪蝴蝶園,可見證蝴蝶完全變態的一生,另有喂小牛喝奶、擠牛奶教學等多樣動物農莊活動,以自家乳源製作牛奶雞蛋糕冰淇淋與Pizza的DIY體驗,讓遊客領略酪農產業其實和生活密不可分。

「我們是一起做夢的夥伴!」合作過程中,吳敦瑤負責衝、施尚斌負責守,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在想什麼,表面上無明確分工,但誰負責對外發言、誰扮黑臉、誰去喝酒應酬都配合得天衣無縫。吳敦瑤的妻子孫碧珠笑說:「親兄弟都未必能同心協力,何況是2個截然不同背景的家庭,真的不容易!」

第二代受薰陶,施圻臻赴瑞士SHMS酒店管理大學學習紮實實務課程畢業後接受父親征召、放棄申請美國康乃爾碩士,返家從基層做起,連懷孕也扛着50公斤飯鍋,嚇壞工讀生,之後也把先生莊竣博拉進團隊

吳敦瑤的長子明哲接手觀光事業、次子吳明賢扛起畜牧重任,因工作需要,2人還重返校園取得嘉義大學管理學院博士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連孫子大學也選讀建築設計。「這輩子唯一值得吹牛的,就是我2個兒子都在農村做事,連孫子也被拉進來!」後繼有人,讓吳敦瑤既欣慰又驕傲。

走過胼手胝足爲生存打拚階段,飛牛牧場第二代如今面臨更多經營管理,與大環境觀光產業衰退挑戰。擔任董事長特助10餘年的徐白龍坦言:「草創時期是大家出錢一起做,現在處在二代磨合期,摸索找尋新的合作模式。」

舉例來說,吳家持續投資更新旅館施家全心投入乳製品加工,吳敦瑤表示:「資金喬不攏,主張要做的那一方就多出點錢,之後再看怎麼拆帳,偶爾意見僵持,不妨參考會計師建築師公正第三方的意見,再做討論定奪。」唯一不變的是2家人以農爲本、對土地與自然的尊重,骨子裡牛仔DNA,彷彿要再次證明英雄也能造時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