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時30年 北京先農壇「慶成宮」重現昔日光彩
位於北京中軸線上先農壇的「慶成宮」,已有560年曆史。(圖/取自北京日報微信公衆號)
位於北京中軸線上先農壇的「慶成宮」已有560年曆史,在歷經近30年騰退和修繕後,21日終於開放參觀。這也是北京中軸線今年7月申請世界遺產成功後,首個煥新亮相的古建築羣。
北京日報報導,慶成宮建築羣坐落在先農壇外壇東側,始建於明天順二年(1458年),原名「齋宮」,是明清帝王祭祀先農前齋戒的場所;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建形成現有格局,更名爲「慶成宮」,成爲皇帝祭享先農、親耕籍田(注:「籍田」指古時天子親耕之田)禮成慶賀的場所。
一年多前,慶成宮還被「淹沒」在民居中,院內宮牆被佔用,文物遭嚴重破壞。再往前追溯,這處古建築羣曾長期被多家單位佔用,早在1990年代,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就與佔用單位簽訂騰退移交協議書。
「騰退」指房屋使用權人沒有合法理由佔有使用所有權人的房屋,所有權人有權利要求使用權人搬離房屋的一種方式。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以此收回慶成宮主體建築羣管理使用權,但古建以外的區域仍有大量民居。
近年來,在北京中軸線申請世界遺產保護工作的帶動下,慶成宮建築羣的騰退和保護取得歷史性突破。2023年,先農壇先後完成慶成宮區域文物徵收騰退、非文物建築拆除等任務,53戶居民、1家單位全部交房清退,110處違建被拆除。
針對已經完成修繕的慶成宮,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館長薛儉解讀,慶成宮裡處處有看點,建築本身也是「展品」。慶成宮是先農壇內營造等級最高的皇家建築羣,正殿、後殿均爲重檐廡殿頂,覆蓋綠色琉璃瓦,樑枋採用金龍和璽彩畫,窗花采用三交六椀菱花圖案,殿內裝飾採用團龍圖案天花,盡顯明代皇家建築的氣派。
薛儉表示,此次修繕遵從「最小干預」原則,很多細節是特意保留的。比如,殿內天花彩畫保存較爲完好,修繕時僅補配了極少數完全脫落的彩畫;扶脊木僅剔除了糟朽部分,再補配加固,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的歷史資訊。
12月21日,北京先農壇慶成宮首次面向社會公衆開放。慶成宮原名齋宮,是明清帝王在祭祀先農前齋戒的場所,也是先農壇內營造等級最高的皇家建築羣。(中新社)
一位民衆行經北京中軸線上先農壇的「慶成宮」。(圖/取自北京日報微信公衆號)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館長薛儉表示,慶成宮的修繕遵從「最小干預」原則,很多細節是特意保留的。(圖/取自北京日報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