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期趨緩腸病毒接力 醫師叮嚀持續戴口罩勤洗手

醫師呼籲持續口罩勤洗手,讓新冠病毒腸病毒都沒有可乘之機。(王文吉攝)

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李宜準門診檢查幼童口腔。(王文吉攝)

新冠病毒疫情趨緩,腸病毒接力蠢蠢欲動!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李宜準表示,今年腸病毒就診人數比往年減少,但已出現腸病毒71型的重症零星個案,最近幾周因腸病毒症狀就診個案持續增加;暑假延後,可能增加學童感染腸病毒機會建議持續配戴口罩、勤洗手。

李宜準表示,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今年腸病毒就診人數跟去年同一時期比較處於低點,推測原因是新冠病毒防疫採取戴口罩、勤洗手等高規格措施,同時阻斷腸病毒傳染途徑,大幅降低感染髮生機會。

李宜準指出,今年初迄今,全臺仍有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且都是感染最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的腸病毒71型,腸病毒的威力仍不可小覷。李宜準也發現,時序進入夏季高溫後,臨牀腸病毒個案愈來愈多。

李宜準說,腸病毒一年四季都有,4至9月是臺灣的腸病毒流行期,疫情最嚴重。往年,感染高峰波段第一波在4、5月,暑假趨緩,到開學又再有一波高峰。今年不一樣,因爲延後開學,連帶延後放暑假,家長仍要注意今年6、7月腸病毒可能發生傳染的機會。

「要特別防範幼兒罹患71型腸病毒後併發重症!」李宜準提醒家長,孩子若出現口腔潰瘍手腳起小水泡,及持續發燒、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甚至嗜睡等,就應該帶到腸病毒的責任醫院就醫。

李宜準指出,腸病毒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以及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避免感染腸病毒,應好好保持戴口罩、用肥皂勤洗手習慣,注意以500ppm漂白水消毒環境,讓病毒沒有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