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求複合”能買攻略 你被忽悠了嗎?

失戀後想挽回 有人找“情感諮詢師”、有人找占卜師結果往往是“人財兩空”

“分手求複合”能買攻略 你被忽悠了嗎?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小紅書、知乎等網站上有很多“分手複合”攻略,大多是推薦去找諮詢師或占卜師,但北青報記者卻發現,這些情感諮詢師、心理諮詢師多數非專業出身,也並沒有職業資格證。而占卜師則更玄乎,只要求提供雙方姓名、生日、照片信息,就能測算出複合的概率。有的甚至號稱能讀心、操控潛意識

情感諮詢:爲追回前任 有人花費近萬元

分手後的年輕人,爲求複合,嘗試過各種方法,不惜花費近萬元。其中,找情感諮詢機構,便是佔比最大的部分。

500元、8900元、9800元,在一個分手複合羣內,三個人分別自曝了曾找情感機構的花費,李安便是其中一個。

5月中旬,李安和男朋友分手,分手後,他們沒互刪聯繫方式,還是保持着簡單的聯繫。李安自述,最開始給前任發消息,他都是秒回,直到有次,她給他發消息說下雨了,沒有收到回覆,此後兩個人再也沒有過聯繫。

“很難開頭,我不知道要找什麼話題。”求助無門的李安,在網上找到了一家情感諮詢機構。一個月8900元,這是對方的報價。李安咬咬牙,最終還是給對方轉了賬。

原以爲,在情感導師的幫助下,她和前男友可以回到當初。但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6月18日,李安在羣裡發了一個和前男友的聊天截圖。裡面,李安按照情感導師編輯的文字,小心翼翼地詢問前男友,週末有空能不能幫忙帶狗狗去洗澡,自己下課後再過來,但被對方拒絕。

後來,她又按照情感導師的建議,提出下個月希望對方可以遛遛狗狗,兩人像朋友一樣聊聊天。這次對話,也被對方委婉拒絕。隔了一天,李安又給前男友發去一張狗狗的照片,並表示“等你回來應該很好遛啦。”過了一天,人家都沒有回覆。

沮喪之際,機構老師卻給她打電話,詢問是否願意續費,還表示可以給她換一個男老師。她把老師教她的截圖發到羣裡,詢求建議。羣里人紛紛表示,這個導師完全無效,勸她不要續費。

之後,羣里人看到李安的分享,也紛紛分享自己的經歷。有人花費了500塊錢,機構讓她直接斷開聯繫(後簡稱斷聯)。有人花費9800元,但毫無效果。

塔羅牌:一個問題66元,兩個問題99元

思惠與男友分手後不久,她花錢購買了一次塔羅牌占卜,想要預測她前男友回來找她的概率。結果令她大失所望。

後來,思惠在知乎上認識了一個塔羅牌占卜師,立刻加上了對方的微信。她求問心切,上來便開門見山詢問,想要和前男友複合,怎麼測算塔羅牌。

“一個問題66元,兩個問題99元。”對方給她發來一張海報,裡面六大類共30個問題,其中前任篇中有5個問題供其挑選。思惠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他還會回來找我嗎”這一問題,並按照要求介紹了自己的感情經歷,如雙方在一起時間、分手時長等。回覆完問題,思惠迅速掃描海報下方支付碼付款。

對方給思惠發來一段話。其大概意思是,讓思惠集中注意力,默唸自己的問題,並從1到22這些數字中按照第一感覺挑選出4個數字發給她。

“2、4、8、9”思惠給對方發過去。對方也很快拍過來四張塔羅牌,並進行解牌。“整個牌面來看,對方還是有機會回來找你的。”她逐步解釋了三張牌:第一張牌顯示,你們的感情中,有一些情緒化的東西存在,容易積累失望;第二張牌與第一張牌意思類似,你們有時候會存在意氣之爭,但如果一方能夠低頭,事情還有轉機;第三張牌則表明,你們感情的新鮮度確實不再,需要你去接受這個,把控自己的心態;最後一張牌再次表示,他會回來找你,但需要你去了解男生的心意,之後的局面可能也不太順利。不到三分鐘的時間,對方便完成了思惠人生中第一次購買的塔羅牌測試。

“啊?就這?”即使當時依舊深陷情緒當中,思惠依然覺得,不值得。“說的內容感覺放誰身上都合適,速度那麼快,好像答案都是準備好的。”思惠告訴北青報記者。

同時,經過朋友提醒,思惠突然意識到,即使僅根據她此前提供的情感狀況信息,對方也能夠推測出很多內容,根本不需要看牌。後來,思惠在塔羅牌占卜師的朋友圈裡發現,她不僅做塔羅牌,還賣水晶手串

調查:什麼人在充當心理諮詢師?

北青報記者加入到一個微信複合羣裡,這個羣有一位情感諮詢師。在羣友們討論分手時,他們偶爾會出來給大家分析一兩句。羣主也經常會@他們,讓他們幫忙分析。北青報記者所在的羣裡,已經有3人報名,至少10人找其私聊諮詢。該諮詢師有時候會把幫助大家複合的方式截圖發佈到羣裡,從截圖可以看到,其方法主要就是“撩人”。

北青報記者分別詢問了這兩位情感諮詢師,發現他們既沒有心理諮詢師證,也沒有情感諮詢師證,“我只是一個幫助大家吊打男人的姐妹。”其中一個諮詢師如此回覆。

除了加入微信複合羣,北青報記者也進入了一個情感複合QQ羣。1天后,有一個自稱情感諮詢師的人找來,詢問是否有情感問題,並希望語音聊天。

北青報記者拒絕了語音溝通,順着他的話茬,用文字說明想要複合,並解釋了分手原因。話音剛落,對方便以不耐煩和鄙夷的語氣說道,“不知道你是否諮詢過其他的情感諮詢師,如果方便語音的話還是語音一下,因爲你說的話毫無邏輯,說白了就是說不明白。”

簡單介紹完大概情況,對方給北青報記者提出自己的策略:首先,發現分手的原因並解決之;其次,再次吸引,如從外形着裝等方面改變;最後,他們會手把手教你如何回覆前男友,給你編輯好回覆內容,你直接複製粘貼即可。並保證,問題不大的話,70%至80%都可複合。

當北青報記者追問:“是否是心理諮詢師?”對方開始支支吾吾:“也算是,我是情感諮詢師。”對方還表示自己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證。但當北青報記者詢問是否可以提供時,卻遭到拒絕,“需要付費之後才能夠看證。這是起碼的信任。”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2017年人社部就取消了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認證證書,同時取消的也有婚姻情感諮詢師證書。取消這些職業資格認證後,市場上便出現了很多心理諮詢師和情感諮詢師的培訓機構,只需要花一些錢,上一兩週的課,就能夠拿到培訓機構頒發的諮詢師證件。但在心理諮詢行業內,當前所認可的還是心理諮詢的時長經驗,以及心理學學士、碩士或博士的學位。

“幾乎所有的機構,都是這樣的策略,先在言語之間否定你,說你現在思維混亂,已達到不得不依賴他們的目的,然後再採取:斷聯、教你聊天、給你發男女相處之道的學習資料自學。”沉浸在複合經驗帖子中的這幾個月,思慧發現了情感機構的套路

北青報記者諮詢了費用問題時,對方表示,一個月2000元,兩個月3000元,“這是比較初階的情感諮詢師了,很多都要8000元左右一個月,還有一個2萬一個月的。”

(文中人名均爲化名)

文/本報記者 張子淵 實習生 陳銀霞

統籌/張彬

提示

“洋迷信”裡藏着“真算計”

多位“占星師”介紹,星座、塔羅牌、靈擺等“洋迷信”跟村頭“算卦”沒有本質區別,只要結合個人信息,“再結合顧客的生活背景,套用一些行話,不需要任何成本”。披着“洋外衣”,又戴上科技光環,算命占卜在技術加持中完成“超進化”。

除了售賣產品外,許多佔卜類App還誘導用戶下載。記者在一個星座網站上看到一款星盤圖,雖然可以免費查看“太陽星座、上升星座和月亮星座”等基本情況,但要想知道“下週運勢如何”“與對象的星盤是否相配”等關鍵信息,必須下載指定的App。一位“占星師”介紹:“這是圈內吸引流量的常見手法。”

北京一位“塔羅牌師”告訴記者,用塔羅牌測算運勢,不需要多複雜的流程,只需準備幾套籠統的解析說辭,就能誆騙一批迷茫的年輕人。一位女性塔羅牌算命師告訴記者,她只抽空自學了幾個月,就在朋友圈裡開張營業了,算一次50元,“主要靠口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難處。面對學業、就業等壓力,年輕人要選擇迎接挑戰,而不是退縮,更不能迷信。”東北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韓傳喜說,高校學生思想活躍,對星座、塔羅牌等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是正常現象,但要避免沉迷其中甚至迷信,“堅持奮鬥才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張子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