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丨有時候歷史是押韻的:傅盛和朱嘯虎爭論的是什麼?

·聚焦:人工智能、芯片等行業

歡迎各位客官關注、轉發

前言:

ChatGPT的走紅,將市場情緒拉到了一個高點,普通創業者很難再講出超出投資人和大衆預期的AI故事。

傅盛和朱嘯虎這場閾值不同的朋友圈激辯,讓更多人看到 AI 熱潮表面下的一些深層次矛盾。

作者| 方文三

圖片來源 |網 絡

傅盛和朱嘯虎的朋友圈爭論

6月26日,傅盛發了一條朋友圈,對朱嘯虎的觀點[ChatGPT對創業公司很不友好,未來兩三年內請大家放棄融資幻想]表示反對,並稱[硅谷一半的創業企業都圍繞ChatGPT開始了,投資人還能這麼無知者無畏。]

隨後,朱嘯虎在其發文底部反駁稱,[99%的價值都是GPT創造的,這樣的創業公司有什麼價值?]

之後,傅盛和朱嘯虎在朋友圈展開了激戰,探討新技術帶來的價值顛覆問題。

這場辯論,最終以兩人在[創業公司很難(藉助大模型)獲得再造 BAT 的機會]這一點上取得共識而結束。

分析出現分歧的原因會發現,朱嘯虎是站在投資者角度,想找平臺級或者顛覆性的機會。

而傅盛更多是從AIGC創業者角度,只要是能夠對某個行業或者場景提效或者帶來改變,有它生存的空間,那麼它的存在就是有價值的。

國內大模型路徑尚未形成共識

傅盛的朋友圈轉發評論更多是在質疑朱嘯虎否定了國內基於大模型的創業機會。

而朱嘯虎的否定基於其認爲做出巨頭大模型的機會太少,零零散散的小機會大佬也看不上,所以勸說創業公司不要貿然進入。

雙方並未否認大模型機遇,只是對機會的定義不同。

朱嘯虎覺得大模型摧毀了創業,因爲模型、算力和數據,三大支柱都向大廠集中,看不到創業公司的機會,且直接在大模型上做應用護城河太低。

傅盛反而認爲大模型催生了很多新的架構在大模型之上的創業機會,包括直接在大模型上搭建的不同應用和由於數據私有帶來的垂直領域的大模型等。

將通用大模型從創業方向中篩掉之後,朱嘯虎和傅盛其實在另一個維度上也達成了共識,即行業大模型以及基於大模型的應用開發,纔是大部分創業者真正能夠抓住的機會。

遠望資本程浩則認爲中國版的ChatGPT只會在5家公司裡產生:BAT+字節+華爲。

在程浩看來,創業者只有在具有先發優勢的情況下,纔有可能跑贏大廠。

傅盛認爲國內未來的大模型競爭會朝着兩個方面走:

一個是大公司主攻通用大模型;

另一個則是創業者在大模型基礎上開發各式各樣的行業大大模型應用,做平民化的大模型。

如同朱嘯虎在與傅盛爭辯中所說,投資機構同樣在找擁有上述特徵的創業項目,但符合要求的很少。

相比創業公司重構新的場景,大模型反而更加利好每個行業中的現有玩家。

圍繞大模型進行的創業,有沒有價值,能不能成功,不在於大模型有沒有底層價值,而在於大模型的商業控制力有多強,可以把自己的業務鏈蠶食過去。

AI浪潮下大模型的產業應用反思

對於投資人而言,他們必須考慮商業模式、投資回報率、退出機制等,更希望找的是有着較高壁壘、大的平臺級機會。

然而,當前國內AIGC應用層的創業,往往缺乏技術底座,處境有些尷尬。

尤其是當下ChatGPT用戶增速放緩、大模型應用不及預期、國產GPU芯片無法補位等因素疊加。

只看不投,是因爲目前在國內掙不到一個項目應該拿到的倍數,或者說掙不到一箇中國項目全球化帶來的資本溢價和資本空間。

另外,國內缺乏大模型底層技術創新,國內很多企業創業者都沉不下心去把底座做好。

國內大模型創業項目過多,但很多初創企業自身沒有一個明確的、有優勢的大模型規模化產業應用落地案例。

AI 基礎設施本質上還是算力、數據、基礎算法,包括算法相關的工具,本質上還是三位一體的東西。

最後誰能把這三者的整合能力提供的好,提供更低成本、更低門檻的能力是決定整個競爭最重要的點。

歷史不會重複但總在押韻

從經濟角度來看,智能化時代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早期工業化的鏡像而已。

但馬克·吐溫說過,有時候歷史的確是押韻的。

AI系統的未來取決於我們如何把握當下,以及如何去理解未來的挑戰。

過去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很多跟互聯網耦合度很深的製造業企業,已經享受到了數字化的紅利。

但是受限於大數據模型底座的缺失,以及行業級應用的缺失,導致不同行業對AI理解的技術鴻溝特別大。

目前除了少數高精尖的科技企業已經享受到虛擬員工的紅利外,剩下絕大多數的服務業、製造業以及化工等資源型企業,整個組織的智能化水平非常低,甚至不知道紅利在哪裡。

結尾:

想象力和現實之間存在某種默契,思想決定未來,只要想到了,它就可能會實現。

傅盛和朱嘯虎的微信爭論事件反映了創業定義多元性的衝突。

無論堅守夢想還是追求商業成功,都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和對成功的定義。

部分資料參考:字母榜:《朱嘯虎VS傅盛,懟出了大模型創業的兩個共識》,商隱社:《傅盛和朱嘯虎吵起來了,我和一位學者聊了下AI的10大真相》,新京報:《從傅盛與朱嘯虎之爭,看大模型賦能產業路徑》,深AI科技:《ChatGPT創業,朱嘯虎和傅盛誰錯了?》,鈦媒體App:《朱嘯虎、傅盛激辨GPT背後,AI 大模型“泡沫”要破了?》

本公衆號所刊發稿件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用於交流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繫回覆,我們收到信息後會在24小時內處理。

請務必註明:

「姓名 + 公司 + 合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