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突然轉換!棄小買大 機構正在加速調倉

時隔兩個多月,經過連續兩個交易日的反彈,市場於5月17日再度成功站上3500點,箇中或隱藏着公募基金“棄小買大”的調倉脈絡

截至下午收盤,上證指數上漲0.78%,深成指上漲1.74%,滬深300上漲1.46%,創業板指大漲2.6%。

細分結構來看,上漲個股僅1339只,下跌個股達2945只。其中跌幅超過5%的個股有227只,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僅14只個股市值超過100億元。而在375只市值超過300億元的個股中,上漲的超過260家,五糧液、中國中免、海康威視寧德時代、隆基股份、瀘州老窖藥明康德均顯著上漲超過3%,對大盤形成強力支撐。

上週五前私募基金經理葉飛爆料事件發生後,證監會表示高度重視並將一查到底。此事件對相關個股造成極大影響。不少基金經理更堅定了持有大市值股票的決心。

“這個事件敲響了小市值尤其是小市值績差股票的警鐘。”一位管理規模超過500億元的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市場會快速切換回大市值標的,即使估值並不便宜。而且長遠來看,對於300億元以下的小公司,基金經理可能看也不會再看了,除了交易成本大,還有瓜田李下之嫌。”

另一位管理規模較大的資深基金經理則表示,這個事件的發生有助於淨化行業風氣,長遠來看對公募行業並不負面。“這個很明顯是個例。從收入來看,這點收益根本不值得冒這麼大的風險。不論從個人還是公司來說都應當有所警醒,畢竟正本清源吐故納新纔是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動力。”

事實上,拋開事件驅動的因素,從流動性邊際變化和風險收益比來看,近期公募資金已經陸陸續續從小市值個股撤離,轉向質地更好、調整到位的白馬股中。

5月14日,央行發佈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關於下一階段政策思路,報告明確,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貨幣政策的主動性。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

對此,部分基金經理解讀爲流動性邊際改善的概率增大,有利於賽道資產的上漲。而年初以來,小市值股票的上漲和核心資產的估值迴歸也讓市場逐步孕育風格切換的內在需求。

“公募整體的趨勢還是聚焦在最優質的核心資產上,因爲長期來看,還是這些基本面最好的公司最值得我們研究、跟蹤和投資。估值再平衡是短期性價比的問題。在春節之後核心資產下跌、小股票上漲過程中,估值再平衡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現在部分核心資產已經跌到合理價格區間,很多小股票估值甚至比龍頭公司的估值還要更貴,這顯然也是不合理的。”一位基金公司負責權益投資的副總經理告訴記者。

對於加倉的方向銀華富裕基金經理焦巍依然堅持在消費醫藥大賽道挖掘牛股。“集中在醫藥消費,不是說我們自上而下就覺得醫藥消費好,而是希望去找有定價權護城河和復購率的好公司。”從細分領域來看,焦巍表示,今年酒類企業格局依然穩定,但是有一些新的變化,包括二線白酒啤酒機會。消費電子裡除了手機以外,智能互聯的賽道也值得關注。醫藥方向上,在醫美、醫療服務和疫苗方面有所佈局。

東方基金建議,需要更多把焦點轉移到中長期產業趨勢和短期行業景氣度以及與之相關聯的企業盈利上來,製造業投資具備向上的彈性消費類資產具備較好的盈利質量和增長的穩定性,另外,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趨勢下優質資產的投資機會也不容錯過。

編輯:黃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