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外銷獎勵到年底 農委會急撇綁樁綠營縣市長選舉

外界質疑鳳梨產區多爲綠營執政,農委會撒幣是爲2022縣市首長選舉而綁樁,但農委會堅決否認。(李柏澔攝)

中國大陸自3月起禁止臺灣鳳梨輸入,農委會昨(9)發行文蔬果公會,自3月1日到12月20日期間,鳳梨收購價格不得低於過去兩年平均水準每公斤21元,否則將領不到外銷獎勵金。然而6月下旬後已非金鑽鳳梨盛產期,外界質疑鳳梨大宗產地均爲綠營執政,補貼到年底是爲2022縣市首長的選舉綁樁。

農委會表示,近期外傳貿易商爲了搶鳳梨出口日本而惡意壓低收購價,爲了讓產地收購價能維持過去兩年平均水準以上,收購價不得低於每公斤21元(不含紙箱),且單一貿易商單次出口量須爲6公噸以上才能拿到外銷獎勵金。

另外3月19日起外銷業者應於出口前7日(含報關日)辦理申報,上面會有貿易商和農民資料,只要將報關價扣除紙箱及包裝費成本,就知道有沒有謊報價格的事。不過去年的確有這樣的案例發生,現在仍在訴訟階段,但細節不方便透露,現階段有相關基層會到產地進行稽查

另外被問到,外銷獎勵金是因爲大陸禁止臺灣鳳梨怕會滯銷,因此鼓勵轉單,但出口爲主的金鑽鳳梨盛產期與出口期只到6月下旬,爲何補貼期會到12月20日?外界質疑鳳梨產區多爲綠營執政,大撒幣是爲2022縣市首長選舉而綁樁。

民衆批,農作有賺有賠,鳳梨也是有名的產銷失衡作物,但不能每次都是政府介入收尾,讓農民感覺「有政府會補助」,結果都是全民買單

農委會指出,因爲鳳梨一整年都有生產,而且疫情運費上漲了好幾倍,以澳洲來說,現在空運平均每公斤運費300多元,這次補助105元,是以鼓勵性質市場引導到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所以才透過外銷獎勵金4.5億來支持農產品外銷,因爲屬於特殊情狀況,會滾動式檢討,也否認選舉與綁樁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