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萬選居」修復動工 再現閩客宅院風采

「萬選居」左側立有門樓,以交趾裝飾門額上有「萬選居」泥塑匾額。(王文吉攝)

行政院委會主委楊長鎮(左二起)、文化局長王志誠市長林佳龍等人,手執金錘,敲破紅瓦,象徵「萬選居」去新復舊。(王文吉攝)

「萬選居」第一進門廳採用凹壽式格局,壁畫窗飾古色古香。(王文吉攝)

二進正廳扇門窗櫺作工精細,張氏後裔爲保護廳堂古物,加裝不鏽鋼鐵門防護。(王文吉攝)

萬選居正廳屋頂有燕尾翹脊裝飾,源於第15世張萬春曾協助平亂有功,獲清廷誥授軍功六品」職銜。(王文吉攝)

萬選居二進正廳後牆磚砌「囍」字花窗,充滿喜氣富貴氛圍。(王文吉攝)

張家第19代張光前指出,正廳廊柱採用大陸福杉,屹立百年,不敵西曬雨淋,於6年前朽壞。(王文吉攝)

萬選居交趾陶出自晉江一品堂蔡姓匠師,張家第19代張光前回憶,小時候調皮,和玩伴用手摳壁畫。(王文吉攝)

萬選居前有半月池,除風水考量,也兼具蓄洪功能。(王文吉攝)

落成於清同治年間的「萬選居」爲開鑿葫蘆墩圳的張達京後人所建,爲三進護龍大型宅院,因年久失修及921大地震造成損壞,中央客委會補助及市府編列3千多萬元進行修復。市長林佳龍上午前往主持開工典禮,手持金槌象徵性敲破瓦片,祝福修復工程順利,預計2018年完工,將再現「萬中選一」的閩客宅院風采

市長林佳龍在文化局長王志誠與客委會主委劉宏基陪同下主持「萬選居」修復工程開工典禮,行政院客委會副主委楊長鎮、市議員陳清龍陳本添均出席參與,衆人一起執金錘,敲除舊紅瓦,象徵去新復舊,重展昔日風華

林佳龍表示,「萬選居」張家先祖爲廣東大埔客家人,也是大臺中移民墾荒先驅,除有客家人勤奮刻苦精神,也帶來精巧的匠師工藝,表現在宅院上,盼修復後,成爲活的歷史文化博物館,讓後代子孫瞭解大臺中的開發歷史。

楊長鎮則說,有些古蹟已人去樓空,但「萬選居」還有張家後代居住,是活的古蹟,他肯定市府重視客家文化與政策,中央也會全力支持。該宅院由於張氏後裔善於維護和管理,主體結構保存完整,目前還有4戶人家居住。

「萬選居」兼具閩、客建築風格,當時禮聘唐山匠師,並採用大陸建材,融合漳、泉、潮州等地工藝,牆面交趾陶出自晉江一品堂蔡姓匠師。張家第19代張光前回憶,小時候調皮,和玩伴用手摳壁畫,部分牆飾也風化損壞,希望比照摘星山莊筱雲山莊修復。

文化資產處表示,「萬選居」總面積2400多坪,規模有三進四護龍,爲勉勵子孫勤勉好學並紀念原鄉,引用「青錢萬選」典故,命名「萬選居」;於民國93年公告爲原臺中縣歷史建築,本次針對門樓、一落門廳、二落大廳及左右過水廊和右橫屋等約600坪範圍進行修復。

民國104年文資處爭取行政院客委會補助,以198萬元委託建築師完成「萬選居」修復規劃設計,去年獲中央補助2517萬元經費,並配合市府預算編列711萬元,進行修復工程,預計明年底完工,屆時將開放民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