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澳假打工真賣淫?當地僑領:臺灣傳播妹事先計劃好的

▲有西澳僑領透露,不少來自臺灣傳播妹轉戰西澳。(圖/翻攝網路)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對於平面媒體報導,上千名臺女澳洲「假打工,真賣淫」事件,西澳一名僑領29日表示,不少臺灣傳播妹持打工簽證來澳,並從事性交易活動,這大多都是有計劃的,並不全然是揹包客受到高薪誘惑而下海接客。他說,雖然在當地從事性行爲不算違法,但她們的行爲已徹底讓臺灣人蒙羞

這名在西澳定居近30年的僑領,是接受《中央社》訪問時做出上述表示。他指出,當地一些餐廳約在1年前開始有坐檯小姐,店內有來自亞洲多國女子陪客,當地按摩院也愈來愈多開始做「黑的」,並大打「臺灣妹」的名號,用以吸引招攬客人,但許多下海賣淫的女子,在臺灣早已擔任傳播妹。

外交部開放澳洲打工度假簽證的9年來,已有逾10萬青年赴澳打拼,不少揹包客抱着存足人生第一桶金」的決心出發,但到了當地才知道工作難尋,儘管花一整天時間掃街、投履歷,也不見得能獲得迴應。

該僑領說,揹包客多在餐館農場肉廠找工作,就算冒着風險做「黑工」,薪資和人身安全都不受保障。而有人覺得在戶外工作,必須受到日曬雨淋的折騰,實在太辛苦,便尋求更輕鬆快速的賺錢方式

據報導,該僑領強調,雖然持有效簽證,在符合簽證的工作規範下,在澳洲從事性交易工作屬於合法,但這類情事卻讓當地臺灣人蒙羞。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高安上午受訪時則表示,打工度假的原意本是讓青年能多體驗各國文化,藉此增加國際視野、提升自我競爭力,並非只有賺錢。他呼籲青年在國外簽訂合約時要多留意內容,遵守當地國家法律,以及工作安全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