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貨貿再卡關 臺塑:臺灣就等着捱打

臺塑董事長李志村日前率先石化業開第一槍挺服貿,而昨(10)日在臺塑四寶業績說明會上,臺化(1326)總經理洪福源也針對服貿貨貿發表看法,他表示眼看大陸今年就會跟韓國完成FTA簽署,「一旦簽了,臺灣就等着捱打。」

記者林潔玲臺北報導

臺塑董事長李志村日前率先石化業開第一槍挺服貿,而昨(10)日在臺塑四寶業績說明會上,臺化(1326)總經理洪福源也針對服貿貨貿發表看法,他表示,眼看大陸今年就會跟韓國完成FTA簽署,「一旦簽了,臺灣就等着捱打。」

「反服貿抗爭經濟衝擊非常明顯,臺灣經濟是以外銷導向,對臺塑來說,韓國是最大的競爭對手」。臺塑總經理林建男指出,服貿不過貨貿就卡關,投資臺灣早已不再是產業選項,臺塑被迫只能加碼在大陸、跟越南投資,預估將來會逐月逐季擴產。

林建男更進一步說,「如果兩岸沒辦法達成經濟合作,就等着被韓國拿光了,臺灣只能撿剩下的,愛臺灣就應該要有遠見,不要把產業逼走,產業能投資,年輕人才有工作。」

林健男也指出,如果沒有往外走,不用更開闊心胸來接納服貿與貨貿,臺灣不會有新投資,未來如果東協十加一談妥,而臺灣沒有貨貿可以因應,臺塑也只能靠大陸投資廠經營

不過洪福源強調,貨貿協議不是特效藥,而是消除關稅門檻,讓大家都在同一基礎點競爭,他相信大陸廠商PTA生產成本,不會輸給臺塑集團,所以大陸市場仍有障礙,只是貨貿可以拿掉關稅大門檻,廠商纔有機會去改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