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若不過 保險業者:小池有力難伸

▲反服貿問題持續延燒,目前已有許多保險業者赴大陸設據點,業者紛紛表示期望服貿協議能快速通過,對於臺灣的保險業纔有更大的舞臺,否則將持續在這個小池裡「有力難伸」。

記者林潔玲臺北報導

反服貿問題持續延燒,目前已有許多保險業者赴大陸設據點,業者紛紛表示期望服貿協議能快速通過,對於臺灣的保險業纔有更大的舞臺,否則將持續在這個小池裡「有力難伸」。

服貿有關金融部分,大陸開放項目,計有保險業1項、銀行業6項及證券業8項,合計15項。將上讓我國金融保險業有更大發展空間,而有75萬從黑髮等到白髮的金融保險從業人員,以及國內300萬投資大衆也將同蒙其利

保險業者強調,服貿對於金融保險業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決策,若無法通過會影響臺灣很多經濟發展機會。業者指出,現在大陸准入條款有很多限制,單以股權來看,若開放臺灣到大陸發展,其所持股若能有控制權,對臺灣保險業更有保障,也才能照自己的路發展更大,在市佔率成長是一定的事。

壽險業者也認爲,保險其實也是服務業,臺灣的服務業已經有打響名號,最重要的是,目前臺灣保險市場領先大陸約5~10年,若是臺灣不走出去很快就會被追上了。業者更進一步說,在臺灣服務業佔有優勢下,大陸服務業來臺發展其實更加不易,若只在臺灣這個小池中實在是有力難施

保險業對於在中國大陸的臺資產險業者來說,這是實質業務的開放,由於目前臺資產險業的車險業務多需與在地保險公司合作客戶必須另向陸資公司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交強險),造成客戶投保或理賠服務等不便,是臺資保險業於中國大陸地區業務發展的一大瓶頸

但產險業者指出,走出國際一定要有自己的利基,臺灣的該類保險發展相較大陸來說發達很多,大陸交強險卻是賠的一大糊塗,但臺灣不但經營很好,費率已經連續約降10次,賠價金額一直在提高。

業者強調,目前大陸交強險保額只有臺灣的三分之一,保費是臺灣的三倍,已經每年都虧損,這中間差了6倍之多,代表經營上不到位。主因爲大陸保險業一夕之間發展太快,很多制度並不健全,人才培育也沒有真正的落實,這是臺灣未來很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