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從人力資源大市邁向人力資本強市

這個夏天,阜陽技師學院汽車系的600多名應屆畢業生,還未畢業、已先上崗。工學交替、校企融合的培養方式,讓理論知識和一技之長同時傍身的他們,成了不少企業爭搶的“香餑餑”。

校門“直通”廠門的畢業季,氤氳着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果香”。

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經濟、就是抓民生。近年來尤其是去年以來,阜陽發揮優勢、搶抓機遇,聚焦擦亮地方性底色、走穩應用型之路、推進開放式辦學,高質量推進全市職業教育發展。越來越多技能人才走出校門,爲產業發展提供着源源不斷的支撐;數以萬計的羣衆靠着一手“絕活”,在增收致富路上闊步向前;更有越來越多的大企業、好項目,看中這座城市的人力資本優勢,爭相佈局落子。

千萬人口的阜陽,正從人力資源大市邁向人力資本強市。

辦好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職業教育

技能人才涌現、產業支撐更堅實

23歲已是汽車龍頭企業技術骨幹,江淮汽車阜陽分公司車間調度雷威龍,如今也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7年前,雷威龍從臨泉縣關廟鎮老家來到阜陽技師學院,學習汽車維修。第二年,江淮汽車阜陽中重卡生產基地投產,阜陽技師學院正式和這家安徽中重卡龍頭企業達成長期穩定合作。學校在廠區設立兩個教學點,企業也不斷派熟練技工到學校任教,校企合作不斷深化。

雷威龍是首批進入江淮汽車阜陽分公司的學生,到2019年畢業時,已成長爲熟練技術工人,並同公司簽訂了合同。兩年後,又被提拔爲車間調度。

“工資不錯,還有‘五險一金’、購房補貼。”說起這份工作,雷威龍十分滿意:“房子買好了,對象正在談,日子越來越好!”

近年來,阜陽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目前,全市各類職業教育學校達30餘所,每個縣市都建有符合標準的職教中心,在校生共計近20萬人,開設專業涉及13大類101個,建設省級以上實訓基地41個,每年有近5萬名畢業生。

遍地開花的職教學校,讓越來越多的職校生,找到了人生出彩的機會;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辦學之路,特別是根據產業佈局和發展需求開設專業、創新培養方式,爲這座城市的產業興起,提供着越來越堅實的技能人才支撐。

瞄準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阜陽職業技術學校與對應專業的企業共同建立機電、汽修等實訓基地,還專門開設了“美的班”“海爾班”“昊源班”。

在阜陽技師學院,校長圍繞廠長轉、專業圍繞產業轉、教學圍繞生產轉。“阜陽需要什麼樣的產業工人,招來什麼企業、有什麼產業鏈,學校就設置什麼課程、培訓什麼技工。”學校相關負責同志表示,通過產教深度融合,學校探索出了“學校像工廠、教室像車間、老師像師傅、學生像徒弟”的“四像”辦學模式。以專業設置爲例,聚焦阜陽重點打造和招引的智能製造、現代服務、現代醫藥等產業,學校重點建設了汽車工程、機電工程、商貿信息、醫藥健康等優勢學科專業羣,以及工業機器人、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等15個“高精尖”專業。

“現代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持續輸出着高素質技能人才,也有力促進着產業聚集。”阜陽市招商投資促進中心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外出招商時,很多企業不僅看重地方有什麼優惠政策,同時也關心當地能否提供足夠的技能人才。“可以說,高質量發展的職業教育,已成爲我市招商引資工作的一張新名片。”

阜陽市職業與成人教育發展中心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下一步,阜陽將以貫徹落實省政府與教育部共建“技能安徽”行動爲契機,繼續走穩走好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職教之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助力阜陽在高質量發展中加快追趕跨越。

打響“小吃、家政、技工”阜陽品牌

一技之長拓寬羣衆增收致富之路

職業教育,源源不斷輸送着技能人才。技能培訓,讓更多普通羣衆以一技之長,敲開增收致富之門。

經過反覆摔打、牽拉,一根根潤滑而不失嚼勁的寬面成型,煮熟出鍋後,澆入紅油辣椒、牛羊肉調製而成的“靈魂”湯料,一碗碗色香味俱佳的太和板面,出現在大街小巷的小吃店,乃至全國各地的美食餐飲店。

“太和板面的市場版圖大,掌握這個手藝走哪兒都不怕。”太和人鄒俊遠,是阜陽小吃技能培訓中心第一期學員,技能到手後,又在阜陽名小吃店內做起了實訓。

鄒俊遠可能並不清楚,阜陽初建的小吃技能培訓中心,目前已形成“技能+管理+創業”培訓模式,超過200名學員受益。

一技在身、一證在手,一條增收致富路在腳下鋪就。

“長三角金牌家政員”任翠芬,以前做過洗碗工、傳菜員,擺過夜攤、幹過泥瓦工,一年到頭也過不上多少安穩日子。通過家政服務培訓這塊“敲門磚”,她實現了從臨時工、到金牌月嫂、再到做老闆的“連跳式”轉變。

如今,任翠芬帶着近20人的培訓團隊,已累計幫助近2000名下崗職工、待業姐妹等,找到了新工作、有了穩定收入來源。

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去年以來,阜陽積極打造“阜陽小吃”“潁淮家政”“阜陽技工”職業培訓品牌,幫助本地勞動者或返鄉就業人員實現高質量創業就業。

“三個品牌”越打越響,正在穩就業、促創業方面發揮着越來越明顯的作用。

以“阜陽小吃”爲例,截至去年底,全市小餐飲店超過1.6萬家,帶動就業超過3萬人。從“太和板面”到“田三卷饃”,從“喜九包子”到“衚衕口餛飩”,一份份熱騰騰的特色小吃,點亮着越來越多家庭的增收致富之夢。

構建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的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完善技能人才多元評價體系,貫通技能人才成長上升通道……奔向人力資本強市目標,千萬人口的阜陽漸行漸近。

“目前,全市技能人才達43.67萬人。但是跟阜陽追趕跨越的實際需要相比,技能人才的數量、質量和結構都有待於進一步提升和優化。”市人社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阜陽將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社會化培訓,聚力打造培育規模宏大、數量充足、技藝精湛、富於創新的技能人才隊伍,加快推動阜陽從人力資源大市邁向人力資本強市。(阜陽日報 王雪潔 楊燕 徐風光 通訊員 齊雷 陳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