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吃錯藥住進ICU!這類藥,中國人一年吃掉十幾萬噸……

近日,福州一名65歲的阿伯因感冒擅自吃了一粒阿莫西林,出現了嚴重的藥物過敏性休克:滿臉紅腫,全是疹子,眼睛被擠成一條線。緊急送進ICU治療7天后,情況纔有好轉。

該話題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最多的聲音就是:原來阿莫西林不是消炎藥,用了這麼多年竟然都用錯了!

作爲百姓家裡常備的“消炎藥”,人們一直以爲阿莫西林能消炎,故不管感冒頭疼發燒,均會自行服用。可實際上,阿莫西林是抗生素,適用於細菌性感染。由於療效佳、價格低,很多醫生都會選擇阿莫西林治療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常見病。而對於新冠、甲流、乙流等由病毒引發的呼吸道感染,阿莫西林是治不好的!用藥是一件非常謹慎的事,尤其是抗生素,若不明確病因而自行服用,不僅治不好病,反而會成爲疾病的“幫兇”!

疫情全面放開已一年有餘,人們還沒從新冠的勁兒中緩過來,各種流感又來了,醫院兒科門診、呼吸科門診每日爆滿,咳嗽、咽痛、發燒輪番襲來……人們再次感受到了呼吸道疾病的威力。

面對流感,部分人會習慣性購買某某“西林”“黴素”等抗生素自行治療。但實際上,抗生素這件事,比我們想象中複雜得多。

1、濫用抗生素,中國是美國的10倍!

所謂“抗生”,是指微生物與微生物之間的抑制作用,科學家將微生物中的抗生物質提取出來,製作成藥,就成了抗生素。

1928年,青黴素最早被發現,在二戰時期拯救了無數遭受細菌感染的生命。隨後,紅黴素、四環素、鏈黴素等抗生素陸續被發現,人類對傳染病逐漸有了治療措施。

接下來的幾十年間,抗生素逐漸走向“神壇”,無論是頭痛、咳嗽、發燒、感冒,還是支氣管炎、鼻竇炎、腸胃炎,醫生簡單聽診後,常常不論病因就開出抗生素。

1979年,美國醫事總署甚至自信地發表言論稱其對傳染病的研究已告一段落,接下來的事就是要重點研究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但時至今日,人類非但沒有攻克傳染病,反而抗生素濫用問題成了全球一大醫療災難。

幾乎每個國家都存在抗生素濫用的情況。據美國疾控中心數據,美國每年開出2.5億個抗生素治療處方,但其中有1/3的處方是不必要的。

在中國,抗生素濫用現象更爲普遍。有調查顯示,中國每人每年抗生素的消耗量是美國的10倍,約138g。而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是歐美國家的2倍,達70%,遠超世衛組織30%的建議。

從產量上來看,中國也遠超其他國家。以2018年爲例,當年我國抗生素原料藥產量19.6噸,約85%在國內消化。

2、未來,或將有1000萬人死於耐藥細菌

細菌耐藥性,是抗生素濫用導致的後果。世衛組織曾強調“耐藥性”已成爲一種流行病,是這個時代最緊迫的風險之一,它有可能會毀掉一個世紀的醫學進步。

2012年6月,一名澳大利亞男子感染了鏈球菌,起初他只感到喉嚨痛,結果短短几天內,四肢潰瘍發黑、腎功能衰竭、陷入休克……由於免疫系統無法抵抗鏈球菌,加上沒有任何抗生素能治癒他,最終醫生不得不將他的四肢截去以保留性命。

2014年人民網報道,瀋陽一朱姓女士在村衛生所接受抗生素治療30年,花的錢越來越多,開的藥越來越貴,病越來越嚴重,與她一同接受治療的近十名老病號已因“無藥可治”而死。朱女士感慨:“不想治了,只想等死善終。”

2016年8月,美國一名婦女臀部感染了腸道桿菌,醫生用遍了市面上所有的抗生素,甚至搬出了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用的粘桿菌素,也無法殺滅該細菌。幾天後,婦女因“無藥可用”出現了多器官衰竭,醫生只有眼睜睜地看着她痛苦地離開了人世……

如今,越來越多“神藥”正在失效,甚至根本不起作用。比如,氟喹諾酮作爲一種抗菌藥物,可用於治療因大腸桿菌引起的尿道感染,過去該藥的療效直逼100%,現在對50%以上的患者已失效。

耐藥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未來人類將沒有可用的有效抗生素,即使是常見的疾病,人類也束手無策,更多的人將死於細菌感染。

柳葉刀一項研究顯示,2019年全球有127萬人直接死於抗生素耐藥性,495萬人的死亡與抗生素耐藥性感染有關。美國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曾預測,到2050年,每年將會有1000萬人因耐藥細菌而死。

除了耐藥性外,抗生素濫用還會破壞人體的微生物系統,削弱人體免疫力,令多種疾病有機可乘。這主要是因爲我們日常使用的廣譜抗生素作爲一種“細菌殺手”,不僅會殺死它所接觸到的有害菌,而且還會連身體的有益菌、中性菌一同擊滅。

3、新藥研發,跑不贏細菌進化

鑑於抗生素濫用危機,不少國家已出臺政策對抗生素藥物進行管控。2012年,我國《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2017年,該“限抗令”再度升級,嚴格限制醫院所能使用的抗生素品種上限,提醒醫生儘量不要濫用抗生素。

但有患者表示,平時感冒發燒喉嚨痛,去鄉鎮、農村等基層衛生機構就診,去互聯網就醫,不管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部分醫生或藥師還是會直接開出“抗生素+感冒藥”的搭配。

有的患者爲了見效快,甚至會主動要求醫生給自己開點抗生素進行“消炎”。

儘管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屬於處方藥範疇,但有患者表示自行購藥並沒有多大阻礙:線上填一下症狀,醫生簡單問診,電子處方很快就通過了。

老百姓似乎並沒有意識到抗生素濫用的危害,一些醫生藥師對“限抗令”也置若罔聞。濫用情況越嚴峻,抗生素耐藥性產生的速度就會更快,未來“沒有抗生素可用”的日子,將會近在眼前!

目前,世界上有效的抗生素已經不多了。1940年—1962年,研發上市的新型抗生素有20多種。但自那以後,進入市場的抗生素新品種只有2個。

爲迫切尋找新型抗生素,科學家花了不少工夫:有的深入黑暗的地下洞穴中探尋嗜極微生物;有的將目光投注到科莫多巨蜥身上;還有的認爲亞馬遜地區的切葉螞蟻能分泌出強效抗生素……

然而,藥物研發的速度,始終跑不贏細菌進化的速度。有專家估算,一種抗生素從發現到上市,需要歷時10—25年之久。中間需要經歷化合物篩選、殺菌能力測試、工作機理研究、毒性測試、臨牀試驗等過程。

而且,新抗生素藥物研發的成功率極低,全球約275個抗生素研發項目,最終或僅有2~3個能成功。即使研發成功了,這種新藥也將會面臨“雪藏”的結局而不能隨意在市面銷售。

對於這一風險大、收益低的研發項目,鮮有人願意投入。現實中,阿斯利康、諾華等製藥企業近幾年來均紛紛放棄了該類項目的研究。

老藥不管用,新藥研發步履維艱,抗生素濫用現象又一時無法遏制,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人類所擁有的抗生素將會完全失效,未來一個微不足道的細菌都有可能會要了我們的命!

抗生素是人類寶貴的醫療資源,我們應懂得珍惜。只有在真正需要的時候去用它,纔能有效發揮它的最大作用,保護人的身體,控制疾病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