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洗手沒用了?研究發現醫院內竟藏耐酒精細菌

科學研究顯示,醫院內的腸球菌,對乾洗手的酒精產生耐藥性。乾洗手示意圖。(圖/資料照片

根據權威醫學網站《medicalnewstoday》指出,抗酒精的細菌五年來大量增加,近年來研究人員更注意到一種特殊的耐藥細菌腸球菌,引起的嚴重感染數量穩步上升,腸球菌現已成爲醫內感染主因。(圖/達志影象

臺灣,醫院電梯病房周圍都會放置乾洗手,讓醫護民衆隨時按壓取出一點揉搓殺菌,但根據研究,現可能正出現耐酒精細菌,研究人員更注意到一種特殊的耐藥細菌腸球菌,引起嚴重感染數量正穩步上升。

《每日健康》報導,許多細菌物種已對一系列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也由於越來越多的超級細菌,醫院紛在病房和電梯周圍設消毒劑,如干洗手,大幅降低醫院感染人數。乾洗手含有70%異丙醇乙醇含酒精手部揉搓可快速有效殺滅細菌。

不過,根據權威醫學網站《medicalnewstoday》指出,抗酒精的細菌五年來大量增加,近年來研究人員更注意到一種特殊的耐藥細菌腸球菌,引起的嚴重感染數量穩步上升,腸球菌現已成爲醫內感染主因。

該網站指出,撒洽‧配迪博士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同事,使用墨爾本奧斯汀健康和蒙納士醫療中心的細菌樣本,進行研究;他們從1997年至2015年分離139份腸球菌樣本,評估每種樣品對稀釋的異丙醇的耐受性。經過分析,2009年後採集的樣本對酒精的耐受性明顯高於2004年前採集的樣本。

此外,他們在老鼠實驗也發現驚人發現,他們允許細菌樣本在酒精消毒劑清潔的鼠籠地板生長,再將小鼠置於籠中1小時,然後再移至清潔籠中7天,結果最近分離的耐酒精的腸球菌菌株,成功地定居在小老鼠體內

他們深入研究腸球菌基因組,發現對酒精具有更強抗性的菌株,在某些參與新陳代謝的基因中突變,這些遺傳變化似乎是細菌擁有更強壯的體質關鍵。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本週的《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這類研究未來還會愈來愈多。

你還在仰賴乾洗手嗎?最好不要了吧!還是改採其他的方式吧!平常保持乾淨還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