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8月,我們選了18本好書

如何用一種開放、包容的視角看問題?當因觀點不同而產生衝突時,如何在共情和理解別人的同時堅持自己的原則?8月我們選出的18本書中,不少書籍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迴應。

王汎森的代表作《古史辨運動的興起》指出,用一種開放的視角看待歷史,而非桎梏於某種特殊的立場,或許是“古史辨運動”這場運動留給今人的寶貴遺產;意大利人亞歷用中文寫下了自己在中國生活的觀察體驗,《我用中文做了場夢》收納了人與人之間超越國別的溫暖善意、無端惡意、熱絡、尷尬;《“娜拉”在中國》指出近代中國新女性的最大難題,恰恰在於走着一條男性提供與指導的路,同時還須面對男性本位的輿論種種不公平的苛責;《四海爲家》以第一視角忠實還原了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用包容的心態成爲一名世界公民的學術旅程。

在未來,我們會繼續每個月向讀者推薦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書名單。在選書時依舊堅持了書評週刊“公共立場,專業品格,獨立思想,現實情懷”的一貫標準。同時我們也開始在多個城市的書店對書榜進行了線下的展出(展出信息見書榜後),歡迎讀者朋友們關注、前往。

《鹿隱之野》

作者:押沙龍

版本:果麥文化·萬卷出版公司

2024年6月

推薦理由:

《鹿隱之野》由七個故事組成,其中多有歷史的痕跡,但一旦被編織成故事,便成了寓言,一種更具普遍性的東西。從故事層面看,幾篇小說都相當精彩,講述我們熟知的欲與仇。

在《天人的禮物》中,經由所謂天人的幫助,一個孩子內心的權利慾和征服欲被喚醒,或說被激發至無限大,於是,他從一個小小的“頭人”成爲主宰一切的“王”,而毫無疑問,就像世界上任何一個“王”一樣,爲他造就這一切的,是恐懼、暴力和他人的血。《天邑商》中,生來就註定成爲人牲、把自己奉獻給所謂天神的人反問:“那鬼神爲什麼不吃主人他們呢?他們爲什麼不做人牲呢?”然而最終,他爲了活命放棄了自己愛的人,讓她被捉回去,繼續她的“命”。《獵龍》中,嬴政的故事再次被想象,一個身體正在潰爛的老皇帝渴求着不死藥,等來的卻是復仇的白衣少年。少年說自己是獵人,“獵一切行獵而不肯被獵之物”,也是復仇者,“爲自己復仇,也爲一切無法爲自己復仇的人復仇。”最終,在最後一次刺殺中,少年和皇帝一同死去。書中最後一個故事《鹿隱之野》由三個人講述的三個故事組成,其中的“鬼故事”講亂世中的棘城曾迎來一批難民,爲了活下去,這些難民幾乎殺光了棘城的人,自己佔據了棘城,生兒育女。中元節那天,那些鬼魂回到棘城,但忘記了生前的遭遇。故事中的穆生可以吹奏兩種曲子,一是鎮魂曲(繼續遺忘),一是驚魂曲(想起當年的血),如果是你,會選擇讓他吹奏哪一首?

選擇哪一首,都是苦:“妄念滋生妄念,痛苦繁衍痛苦,一代代的心在黑暗裡摸索,摸索出的依舊是黑暗。波浪洶涌,浪生浪滅,但苦海的汁液卻不曾減。”

《米沃什與布羅茨基:詩人的友誼》

作者:[美]伊雷娜·格魯津斯卡·格羅斯

譯者:李以亮

版本:野spring|遼寧人民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薦理由:

《米沃什與布羅茨基》寫的是二十世紀兩位極富盛名的詩人,是他們的詩歌與命運,也是友誼:不同生命之間那奇妙的交叉點。作者伊雷娜在書中引用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說,友誼是一種罕見的結合。在其最高形式下,友誼是一種愛。顯而易見,這種形式的友誼並不常見,尤其是在成人之間,尤其在當下這個社會。

米沃什與布羅茨基之間友誼的形成,有相對牢靠的基礎:兩人都因故背井離鄉、流亡美國,對詩充滿最強烈的激情,信任語言,並清醒地知曉自己生命所負的責任。1972年7月12日,布羅茨基剛剛落腳美國沒多久,米沃什給他寫了一封信,其中有問候,有鼓勵,也有友善且實用的建議,這封信“爲兩人贏取了一段長久的友誼”。在此後的漫長歲月中,兩人時常一同參加詩歌節,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彼此的詩,爲對方撰寫評論或推薦信……這些行爲並非吹捧式的利益交換——在某些地方,我們經常見到此類行徑——而是出於內在的認可。米沃什說,詩人互相辨認,就像螞蟻使用它們的觸角。當時,作爲一個已然非常成熟的詩人,米沃什的觸角率先辨認出年輕的布羅茨基“詩人”的本質。

友誼並不意味着兩人的高度同一。米沃什和布羅茨基之間存在諸多分歧,甚至可以說是重大分歧,也正是在對這一層面的分析中,伊雷娜展現出一個研究者的傑出能力。比如書中詳細探討了兩位詩人對“中歐”這一概念有效性和必要性的分歧,對“歷史”和“帝國”的不同態度,以及“歷史和階級的隔膜”等,而也恰恰是這些差異,標示出兩人的部分重要特質。但就像米沃什在談及布羅茨基時會重複說“我的朋友”所顯示的,分歧沒有動搖更根本的認同,以至於米沃什去世時,“布羅茨基經常出現在米沃什的訃文中”。

年長的米沃什逝世於2004年,布羅茨基則在1996年就因心臟病突然發作去世,只活了55歲。兩人死後,出現了大量的紀念性活動,伊雷娜寫到此處說,“這本書即是這紀念活動的一部分。”作爲米沃什和布羅茨基的朋友,她書寫他們以及他們的友誼,也是她自己對兩人友誼的最好表達。此外,她關於友誼的一個動人視角值得在此引述:

“無論是米沃什,還是布羅茨基,都沒有將詩歌獻給任何一個國家。他們的詩歌註定是直接給予我們每個人的。而這就解釋了他們的讀者爲什麼把友誼賦予這兩位詩人。”從這個角度看,兩位在世界各地擁有無數讀者的詩人所獲得的友誼,是無限的。

《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

作者:王汎森

版本: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薦理由:

新文化運動後,一場對於先秦、秦漢史料真實性的論爭迎來了高峰,這就是著名的“古史辨運動”。顧頡剛等史家試圖推翻儒家典籍的古史敘事,提出中國古史的“層累造成說”,在學術界、社會上形成了巨大的震動與深遠的影響。本書是著名思想史學者王汎森的代表作之一,首次以簡體中文版問世。其大綱雖形成於作者在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讀研究生期間的學期報告,但最終的成書中的諸多思考,至今仍給史學界以重要的啓迪。

正如作者在書中的自述:“如果古史辨是一場大火,我個人特別想追問的是造成這場漫天大火的火藥”,相比於細密的史料考據,書中提出的諸多“史識”給人以更多啓發。比如作者認爲,考察古史辨運動的興起,需要兼顧長程、中程、短程的視角,今古文之爭、清末民初的環境、顧頡剛個人的“沖天一擊”,都是必不可少的“火藥”。而對處於這一運動之核心的“層累造成說”,王汎森認爲,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問題,是顧頡剛爲何把古史的“層累”看作“有意僞造”,而非“自然累積”的結果,甚至認爲僞書中無任何真歷史?經過深入考辨,王汎森挖掘出晚清今文家的歷史解釋發揮的巨大作用。康有爲、崔適等人的疑古活動發生於尊孔衛道的意圖,最終卻被最強烈的反傳統運動所繼承。這一看似令人驚訝的發現充分解釋了思想史演變中豐富的層次性。

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除了處理史實與發掘史識方面的出衆,最終也會在史觀上給予讀者重要的提醒。作者在書末提醒:“我們不能誤以爲古史辨的最大成就是把傳統上古信史完全擊垮,事實上,它對近代史學發展的最大意義,是使得過去凝固的上古史系統從解榫處解散開來,使得各上古史事之間確不可變的關係鬆脫了”。用一種開放的視角看待歷史,而非桎梏於某種特殊的立場,或許是這場運動留給今人的寶貴遺產。

《“娜拉”在中國》

作者:許慧琦

版本: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

2024年7月

推薦理由:

“一百年前,不準娜拉離家;一百年後,不準娜拉不離開。”

自20世紀以來,“娜拉”在中國始終以新女性的形象而聞名。然而百年間,關於“娜拉出走”的討論風向也在發生變化。由“出走”引發的新舊之爭在女性羣體內部持續引發着分化。當年以女性之名的解放爲何百年之後並未通向真正的女性解放?臺灣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許慧琦認爲,這有必要重回娜拉的原型以及她傳入“五四”中國的整個過程中尋找答案。

《“娜拉”在中國》一書首次系統梳理了“娜拉”這一形象在近代中國傳播與演變的歷史。“娜拉”原是易卜生筆下《玩偶之家》的主人公。20世紀初,在該劇傳入中國時,以胡適、魯迅等新文化男性知識分子對“娜拉”這一形象進行了相當本土化的改造,相關話語權始終沒有掌握在女性手中。從原版娜拉走出“夫家”到中國娜拉走出“父家”,這一轉變無形中延續着以男人爲人類原型、以男性特質爲優越性別氣質的既有男性本位價值觀,更談不上結合女性的實際處境提出真正保護女性權益的綱領方案。相比於男性敘事而言,這種深層次的男性本位敘事長期隱秘宰制着社會意識。該書最終提出,近代中國新女性的最大難題,其實恰恰在於走着一條男性提供與指導的路,同時還須面對男性本位的輿論種種不公平的苛責。這在娜拉形象的歷史衍變中,尤爲突出。

《我們時代的神經與精神疾病》

作者:(美)埃裡克·坎德爾

譯者:喻柏雅

版本:後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4年7月

推薦理由:

孤獨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病……這些困擾現代人的疾病產生的過程與大腦的運作紊亂息息相關。神經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獲得者埃裡克·坎德爾提醒我們,理解大腦與這些疾病的關係其實並不容易。自從笛卡爾的我思哲學將身心二元分立,人們一直以來都習慣於將精神障礙類問題歸於所謂的心靈問題,對其與大腦 的關係選擇性忽視。這也導致了精神障礙患者遭受的長期污名,比如,認爲“患上抑鬱就是不懂事”、“肥胖主要是因爲自我放縱的性格”,等等。

本書藉助前沿的腦科學研究揭示大腦的紊亂過程與人們最常見的心理、精神疾病之間的關聯,爲我們理性看待這些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洞見。同時,作者還試圖藉助生物學取向的心智研究談創造力與意識的奧秘,尤其討論了人類獨特的創造力存在於精神分裂症和雙相障礙患者身上的案例。坎德爾曾經在《思想的年代》中對20世紀初期維也納的科學、醫學、藝術之間的交融進行了視野宏大的分析,對於他來說,科學與人文研究並非涇渭分明。本書也是他藉助心智生物學拓展一種“科學人文主義”的重要嘗試。

《我用中文做了場夢》

作者:(意)亞歷

版本:新經典|文匯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薦理由:

如今社交平臺上隨處可見各種“老外網紅”,從初來乍到說錯話鬧笑話的“歪果仁”到毫無口音甚至方言流利的“中國通”,各種人設都有。外國人怎麼看中國早已不是新鮮話題,嚴肅深入的書、輕鬆搞笑的短視頻,都不乏相關內容。外國人講述的中國故事,是重複刻板印象還是加深互相理解?他們是在中國工作但懸浮於這個社會,還是帶着好奇與開放的心態與普通人建立了真實的連接?

意大利寫作者亞歷用中文記錄了自己的觀察和體驗。2016年,23歲的亞歷來到北京。在中國生活的六年中,他在電影學院學過導演,做過意大利語老師,做過羣演,拍過廣告。2021年他在上海辦起“寫作俱樂部”,“在信任的環境裡將自己的內心生活和他人分享。我找了自己在這座城市的位置:在一個客廳,給一些可愛的人倒酒,聽他們講一些自己的事情……和這片土地上的人交流,是我生活在這裡的價值所在。” 在後疫情時代,從零開始和陌生人一起重建世界,讓亞歷被媒體關注,他也因此開始全職寫作。

在亞歷的筆下,一切都很真實、鮮活,人與人之間超越國別的溫暖善意、無端惡意、熱絡、尷尬他都記錄下來。來中國以及在中國每一次換城市、換工作都不是他深思熟慮的選擇。初入社會在流動和相對穩定中搖擺,在異鄉不時會有的孤獨、迷茫,是同齡人共通的心理體驗。“你怎麼看中國的年輕人”是他最怕的一類問題。他並不想從宏觀角度得出某些結論,只想寫下自己和這片土地的複雜相處。也正是這種真誠的個人化分享,讓很多讀者感到親切、治癒。

《巴黎有座藝術橋》

作者:(法)卡特琳·莫里斯

譯者:李珈儀

版本:新行思 | 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2024年6月

推薦理由:

巴黎塞納河上有一座藝術橋,連接法蘭西學院與盧浮宮的中央廣場。文學和藝術在這裡交匯,也開啓了這本書的故事,只不過故事的畫風不太是你常看到的樣子:德拉克羅瓦是怎麼一邊在安格爾背後說他壞話,一邊在喬治·桑家把麪包屑弄得到處都是的……普魯斯特是怎麼熱衷於藝術,並從中汲取靈感,以至於忘了要把土豆煮熟的……9個文學家與藝術家之間既混亂又親密的故事,取材於藝術史中的知名事件,被漫畫家卡特琳·莫里斯用法式戲謔的風格重現,再現了啓蒙運動到20世紀初文學與繪畫的密切聯繫。卡特琳是諷刺雜誌《查理週刊》漫畫團隊中唯一的女性,同時也是法蘭西藝術院唯一一位漫畫家院士。即使你不熟悉這些軼聞典故,也能被她精湛的繪畫技巧吸引。如果你熟悉這些故事,大概能從頭樂到尾。故事裡穿插了不少卡特琳對世界名畫的二次創作,幽默之餘亦能感受到作者的熱愛與深情。

《遊鴨:被迫遷徙的我們》

作者:(加拿大)凱特·比頓

譯者:李雅欣

版本:墨狸 | 中信出版集團

2024年6月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沉重的個人圖像回憶錄,亦如它灰藍色的色調。一個21歲剛剛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女孩,爲了償還助學貸款,背井離鄉,來到男女比例50:1的油砂礦井工作。她努力工作適應,卻擺脫不掉不公平的待遇和歧視。回憶中涉及了性暴力事件,凱特·比頓用非常審慎的方式處理,她不想用誇張化的方式去呈現,也道出了令人難過的現實——侵犯者可能都不認爲自己實施過侵犯。簡短几筆能觸及的,只是這個故事的萬分之一。油田裡有給她帶去痛苦的人,也有寬慰她的人,後者有女性也有男性。他們就像被共同困在油田裡的遊鴨,是被全球化碾壓和忽視的工人。書中提到有多倫多的記者想要採訪凱特,直擊性騷擾議題,凱特卻感到很反感,記者已經預先想好了故事,而凱特不想以偏概全。身在多倫多辦公室的記者理解不了,對於凱特來說最糟糕的事情是心碎,是那些操着熟悉口音的人在這個地方被催生出了以前不存在的事,寂寞和抑鬱壓垮了人們。而她在講述自己痛苦的文章評論區裡,卻遭到了她給予同情之人的攻擊。“如果同理心是相互的就好了,是吧。”女同事在聽完凱特的話後說道。

《當寶拉走丟的時候》

作者: (波蘭) 加布裡埃拉·雷澤佩卡-韋斯 著

(波蘭)瑪格達萊納·科濟爾-諾瓦克 繪

譯者: 蔡瀟潔

版本: 天略圖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4年6月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關於“走丟了該怎麼辦”的繪本故事書,它並沒有從規訓的角度出發,讓孩子受到外界危險的恐嚇,而是在尊重孩子好奇天性的前提下,告訴他們自己可以主動出擊、做些什麼。

帶孩子出門,家長最擔心的就是與孩子走散,許多講述兒童安全的童書都聚焦於告訴孩子外界的危險,通過規訓孩子的好奇來避免走散的發生。但在這本書中,女孩寶拉總會與父母走散,但哪怕她是一個人,也知道應該做些什麼,讓父母找到自己,也讓自己避開潛在的危險。寶拉很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度假,但她經常會走丟,幸好,她牢記了“走丟時要遵守的六條規則”。這本書中的安全規則由波蘭“尋找失蹤者組織ITAKA基金會”提供,讓孩子知道,當自己迷路或跟大人走散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處理。自主的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對於孩子來說都很重要,比起對於與父母分離心懷恐懼,讓孩子瞭解獨自一人時合理的行事規則,會讓他們保證自己的安全,並在每一次行動中獲得成長。

《近世基層治理及制度變遷》

作者:龍登高 陳月圓 黃一彪

版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薦理由:

與我們乘坐現代交通工具不同,古人要是出門去外地經商、趕考,大半時間可能都花在了路上,少則要五六天,多則半個月一個月。如此漫長,他們是如何在途中補給的?旅店、驛站、茶鋪……若是我們再想一想,可能在腦海裡會浮現一個亭子的樣子,建在去往某集鎮的必經之路上,有臺階,也有座椅。路人渴了拾級而上,小坐一會兒,有時還能喝上一壺當地人的免費茶水。這樣的亭子一般被叫作茶亭、路亭。《新白娘子傳奇》《倩女幽魂》等衆多古裝劇均有它的影子。倒不是因爲劇組有意策劃,其實凡講古人出門都離不開亭子。哪怕在山區道路上也可能有用石頭堆砌的拱洞。相比於大壩、運河、書院、道路等公共設施,亭子很少受到關注,偶有經濟史方面的文章提及。它的建造規模小,投入少,與農業和軍事等傳統社會重要部門也並無直接關係。

有意思的是,《近世基層治理及制度變遷》有一章專講這個被忽視的設施。茶亭或者說路亭,爲傳統中國社會的商人、趕考者、僧人和其他一切過客提供了休憩的去處。我們都知道,旅店和飯館一般設在城鎮,客人不間斷,才能把生意做下去。沒有老闆願意把店開到人煙稀少的地方——除了小說想象的“黑店”。本書的這一章通過對福建、湖南、浙江、廣東等地的地方誌史料整理和研究,爲讀者描繪了一幅別樣的傳統中國公共設施圖景。茶亭在道路上數量多、分佈密,有的區域兩至三裡就設有茶亭。茶亭由當地人集資建造,七八人或數十人,人數不等。茶亭有其產權和管理制度,比如個人可以向茶亭捐資土地,通過糧食供給和租金源源不斷地“支付”茶亭的公益性開銷。也因茶亭的產權被官府和民間承認,後續捐資也都納入茶亭戶下,長久保障茶亭。有關茶亭的創造正是傳統中國基層治理的一個例證。

《近世基層治理及制度變遷》所論的還包括茶莊、公共水利工程、清末新式學堂、個體農莊、商人和其他民間組織,以此探討“民間主體的治理機制”(下編)。除此之外,則在理論層面探討“基層秩序與制度體系”(上編)。在理論和史料之中重講了傳統中國的基層民間秩序,也可以說這本書在回答傳統中國是如何實現治理的這個經典議題。與單講國家(state)、社會的論述不同,它也突出了市場在傳統中國基層的角色,包括公共產品服務。我們或許會漸漸意識到,過去認爲農民和傳統社會缺乏產權意識、不具備市場意識、公益不發展、士紳只講儒家道德的種種看法,不過是成見罷了。

《四海爲家》

作者: (印度)阿瑪蒂亞·森

譯者: 劉建 張海燕

版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薦理由:

《四海爲家》是現年90歲的經濟學家和哲學家阿瑪蒂亞·森唯一出版的回憶錄。在這本書中,阿瑪蒂亞·森回顧了他從童年成長到走上學術生涯的漫長旅程。從孟加拉國到印度的加爾各答,先求學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後又輾轉任教於美國多所知名學府。“此心安處是吾鄉”,可以說,這本回憶錄是阿瑪蒂亞·森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成爲世界公民的寫照。

相較於很多聚焦家庭和私人生活的回憶錄,《四海爲家》可以說是阿瑪蒂亞·森的一本學術自傳。這本書中充滿着阿瑪蒂亞·森對分配正義、公正社會等重大議題的觀察和思考。作者親切又深刻的敘事風格很容易讓讀者不由自主地跟隨森的視角,一同回到孟加拉大饑荒的現場思考饑荒問題,又或是在劍橋的學人辯論中探尋經濟學的意義。稍有遺憾的是,《四海爲家》對阿瑪蒂亞·森近幾十年的思考和活動記錄較少,更多的是讓我們看到一位海納百川、心繫天下的學術大家是如何“煉成”的。

《大慶:爲了石油的建設》

作者:侯麗

譯者:張歡

版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4年6月

推薦理由:

大慶,一座有着光輝過去的石油之城。其名始於1959年油田的發現。

在去往大慶路上的乘客,在靠近這座城市的時候望向窗外,目之所及與其他城市並沒有多少不同。越來越高的樓,越來越密集的住宅,還有越來越多的車輛。直到看到草地、水塘,還有油井才忽然感受到:大慶是一座石油之城。石油的發現塑造了這片土地的歷史,也改變了其命運。本書作者侯麗在講述她個人旅途時也談了進入大慶的這種體驗。她接下來的這段描述能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作爲石油城鎮的大慶:“它糅合了田園景觀和欣欣向榮的工業景象,是一個看上去既不完全城市也不怎麼鄉村的石油生產基地。沿着高速公路前行,一些簡單實用的低層工業建築逐漸出現。稍微離開快速交通走廊,就會看到許多油井矗立在廢棄的公共建築和由單層磚瓦、土坯房組成的村莊之中。”

從今天進入大慶的歷史,將穿越時間,也將穿越劇烈的經濟和社會之變。侯麗的《大慶:爲了石油的建設》是一本大慶的城市史,它是關於一個地點如何被發現、被規劃並被定爲模範的故事。這則故事起於能源的開採和運輸。大慶油田在發現4年後就貢獻了中國原油產量的一半,在此後二十餘年裡一直是中國“最賺錢”的企業,是中國石油工業自主發展的關鍵參與者、見證者。

侯麗本人成長在位於山東的勝利油田,後來讀書、工作,從事城市規劃和城市史等方向的研究。功能性的住宿、“生產-生活”的結合,是其個人早年生活經歷。她在這本書中對大慶的講述主要部分是這裡的空間規劃。作爲城市的整體性規劃是缺位的,大慶的規劃由石油生產決定。採油廠、注水站、鑽井對等生產單位,以及圍繞它們而建立的“中心村”居民點,是這裡基本的規劃。大慶的歷史也受國家政治、國際關係的諸多影響,這在書中也有具體的呈現。在這段宏大歷史背後,穿插着一位女性阿華在大慶的故事。21歲的她梳着長辮子,在那一年從南京來到油田,並在這裡工作、結婚,與丈夫阿鬆生活。她見證了油田的光輝,也經歷着個人的人生,有過榮譽,有過苦惱,既擔心孩子跟着受苦,又不忍與孩子分隔兩地。在艱難簡單的生活中也用心佈置家居(還曾把房間讓給其他生育女性)。在“文革”期間,想起在南方的父母老人,她也曾後悔當初來油田。阿華本名查濱華,侯麗是從1966年《建築學報》的一篇報道知道了她,經她同意在書中講述了這則故事。每講完一個階段的油田,都附上同時期的阿華。這本書或許希望將宏大的和個體的兩條線結合起來,不過因爲兩部分並沒有直接銜接在一起,沒有融爲一體。把它們分成兩本書來讀似乎也沒問題。

這些年產生了許多關於東北的小說、非虛構和影視劇。研究性著作要少一些,城市史就更少了。《大慶:爲了石油的建設》爲讀者講述了大慶,它的規劃、奮鬥、光榮、挑戰。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城市化建設起於上世紀90年代的分稅制改革(1994)和城市商品房改革(1998),城市化此後一度取代工業化成爲城市經濟最主要的“增長機器”。過去生產性建設是第一位的,工業化則曾視城市化爲“阻礙”。這本書啓發了讀者對兩者張力關係的持續思考。

《劃清界限?如何對待失德藝術家的作品》

作者:[美國]埃裡克·豪陶洛·馬瑟斯

譯者:郭碩博

版本:譯林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薦理由:

7月爆出的“門羅事件”再次引發讀者對作家作品與人品的大討論。《劃清界限?》一書即從哲學及倫理學的角度出發,集中論述了在如今的網絡時代,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對待所謂“失德”藝術家的作品。這並不是一個邊界清晰且容易釐清的問題,但通過在各種力量的拉扯間無限迫近那些細微之處,我們纔有可能免於全然失去藝術或道德的風險。

該書的大部分內容並非直接圍繞是否應該“取消”失德藝術家,作者試圖探討的是對每個讀者和創作者而言,更加複雜的道德情境。比如,創作者的道德生活在多大程度上會影響其作品的品質?當我們被他們的作品所吸引時,這在道德層面上是被允許的嗎?以及當我們傾心的作家、藝術家被爆出曾做過可怕的事,我們又該如何處理面對其人其作品時內心生出的矛盾情緒?

在該書作者看來,當這些失德行爲被公衆知悉後,我們的確可以繼續欣賞他們的作品,但顯然無法像之前那樣欣賞了。在這個過程中,任何致力於公共道德話語的努力、且目的只是試圖展示道德體面的“道德譁衆取寵”行爲都值得警惕。作爲有道德的藝術消費者,問題並不在於消費什麼藝術作品,而是如何參與其中。從這個角度而言,區分藝術作品的特定意義和作品對具體個人的意義就顯得相當必要。歸根結底,這本書或許無法提供清晰的答案,但它的確爲個體釐清自己對這些事物的看法提供了啓發。閱讀過程中,更重要的其實是不斷自問——我們會在何處劃清界限?

《翻譯的危險》

作者: (英)沈艾娣

譯者: 趙妍傑

版本:理想國|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薦理由:

1793年夏,英國政府派往清朝的大使喬治·馬戛爾尼遠渡重洋,率使團抵達承德覲見乾隆帝。這是中國同西方交往的歷史中最著名的時刻之一,也是過往學者探尋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重要歷史節點。“翻譯”在兩大帝國的外交過程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也是沈艾娣的這本《翻譯的危險》的切入視角。

去年出版的《龍與獅的對話》通過爬梳檔案指出翻譯帶來的誤解最終導致馬戛爾尼訪華成爲了一場“雞同鴨講”的對話。相較而言,《翻譯的危險》將鏡頭轉向皇帝覲見現場的兩位譯員李自標和小斯當東,讓他們的人生沉浮與使團出使交織在了一起,用微觀的視角展現了大國交往的內在機制。

日常場合中的翻譯通常被視爲不通語言的雙方實現溝通和合作的重要橋樑。然而,近代大國外交中的翻譯面臨的尷尬處境呈現出另一番詭譎畫面。作者沈艾娣在本書結語中指出,清朝當時有不少人對歐洲知之甚多,但英國的威脅讓擁有這些知識變得危險,所以無人願意顯露。對他國越是瞭解,在本國就容易受到猜疑,翻譯因爲能與另一方共情而面臨風險。李自標和小斯當東的昔日經歷依舊有助於我們重新認識文化間的互相理解。

《神器有命:漢帝國的神聖性格及其崩解》

作者:馮渝傑

版本:鳴沙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薦理由:

“明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在漢代緯書中,這段話被認爲出自上古聖君舜的名言,那是舜在位第十四個年頭,祭禮上演奏鍾石笙筦之時,樂尚未罷,忽然天降異象,“天大雷雨,疾風發屋拔木,桴鼓播地,鐘磬亂行,舞人頓伏,樂正狂走”,見到如此異象天變,舜忽然大笑起來,說出了上面這番話,由此決定將天下禪讓給禹。當他將禹推薦給上天使行天子事時,“於時和氣普應,慶雲興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上天通過降下災異或是祥瑞,來表達對人間政事的否定與認可,儘管這種天象與人事之間的強關聯,在今天看來無異於“鬼神干政”的虛幻迷信之舉,但對漢人來說,這卻是他們不容置疑——或是無需質疑的政治-社會生態。從鬼神災異觀念進入漢代歷史,可以說是找到了一條深入漢人心靈秩序的通路。

《神器有命:漢帝國的神聖性格及其崩解》便是從這一方向發掘漢帝國所謂“神聖性格”的構建與崩解的心靈史。漢朝建立與其他王朝並無不同,皆是人力所爲,但王朝秩序的構建,卻並不能僅僅以人所規劃的法令制度這一剛性強制力所能完全涵蓋,它還需要能構建起一整套能夠獲得世人認同的政治意識形態,以柔性方式灌注到天下人心中,作爲帝國統治的合法性與正當性依據。對此,漢帝國構建起一整套神聖秩序,所謂“漢家有命”,天命德運成爲了漢帝國統治的意識形態基礎。通過崇隆高祖斬白蛇起義的建國神話,以及不斷藉助神道巫卜、預言讖緯之說來固化帝國的統治乃是天命所在的意識形態。

不得不說,在塑造漢帝國的神聖性格方面,漢人做得相當成功,這種成功體現在,本應高踞天人秩序樞軸位置的漢代帝王本身都對此深信不疑,權力的理性主義都不得不受到這套近乎鬼神玄學觀念的牽制,就像孩子長大後反制他的父親一樣。天命德運論成爲了西漢末期的政治危機的關鍵,本應爲日漸頹唐的漢室政權增加合法性依據的神道理論,反倒在現實政治運作中,爲王莽篡漢提供了服務。“天命所授者博,非獨一姓”的觀念,也爲漢朝被其他姓氏政權取代提供了理論基礎。

如漢代緯書借舜禹禪讓的古史明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是可以讓渡的、王朝是可以改易的,比起一姓之尊榮的權力之私,尚有爲鬼神裁量、萬民與共的天下之公。所謂“漢家”並非僅僅是劉姓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漢家通過面對災異時承諾“太平”的理想國的政治願景,而使漢帝國意識形態全面地灌注到天下萬民心中,從而企圖混同劉姓一家政權與天下人之天下的公私之間的區別,化私爲公,化家爲國,從而保證劉姓漢家政權長久不衰。

然而,就像本書所着力關注的東漢末年這一歷史時期所揭示的那樣,這套願景終於歸於迸散。一如作者所分析的那樣,漢家神道意識形態受到“玄丘制命”與“道佐代亂”兩股神學思想支流的牽制,“玄丘制命”背後體現的是天子受命、牧養萬民的神學思想,反映的是天子與萬民的關係;“道佐代亂”則體現了以道佐君、郅治太平的神學思想,隱含着天師與天子的關係。兩種神學思潮是天命與道術之間的撕扯,在政治承平時,兩者尚可配合無間,待到政事衰微,兩者之間分歧變大,但又以另一種方式而再度結合在一起,便是都認爲漢家天命已盡。黨錮之禍與黃巾之亂分別從兩個方向得出了同一個結論。儘管這兩套神學思潮實際上對對方都存在芥蒂齟齬,甚至是對抗關係,就像經學大師鄭玄讓他的兒子出戰對抗黃巾之亂一樣,但他本人卻受到黃巾亂民的尊敬。他從儒家天命論出發的災異之說,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爲了原始道教的理論基礎,被其引爲同“道”。

天命爲天下變,道術爲天下裂,但易變裂解之間,卻同樣存在着延續性。漢帝國雖然在政治實體上崩解,但所謂的漢家卻因其神聖性格而繼續存在。成爲原始道教仿效比擬的理論基礎,而後世王朝也不斷援引漢家故事作爲政治構建的理論與踐行基礎。就像坎特洛維奇提出的王有雙身的理論一樣:國王的肉體會消亡,但權力精神卻會繼續傳續,所以“國王已死,國王萬歲”。這也同樣可以套用在漢帝國身上:漢朝已死,漢家萬歲。只是這套政治神學不得不讓人一再回味那句出自《左傳》的名言,比起災異天命的神學,這句話或許更像是一個預言:

“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

《帝國的切口》

作者:[英]畢可思

譯者:[新加坡]鍾逸明

版本:後浪 |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24年5月

推薦理由:

歷史是由許多零碎瑣事組成的,所謂的宏大敘事,常常只是刻意迴避這一點,因爲宏大敘事可以提供一條從歷史到現在再通向未來的註定道路,但零碎瑣事卻告訴世人這條所謂的註定道路上充滿了偶然與不確定,它只能證明過去的路已經如此走過,卻無法證明未來的路也同樣會這樣走。畢可思的《帝國的切口》就是這樣一本由各種零碎瑣事組成的近代中國通商口岸史。對一些讀者來說,這本書看起來似乎顯得太過零碎,以至於有些絮叨冗繁,就像一個老人在喋喋不休地追憶往事。

這一點並非譬喻。在本書序言的最末,畢可思就講述了最後一任外籍總稅務司李度(Lester Little)在被迫辭職謝幕的隔天,與他的朋友偕睿廉(George William Mackay)的閒坐對話,偕睿廉的父親偕睿理(George Leslie Mackay)是第一位赴臺的加拿大傳教士,他的母親則是一位臺灣女子。他告訴李度,自己依然能清晰記得,1895年日本侵佔臺灣前,當時的海關專員馬士(H B Morse)“端坐在轎子上,由四個身穿白色制服的轎伕擡着,一直從家坐到辦公室”——對兩位耄耋老人來說,這或許只是記憶中的瑣碎靈光而已,但將它放在談話的背景中,1950年濛濛細雨的元旦——舊時代消逝的前夜——其中的意味就悠長極了。

畢可思的書中幾乎全部由這些可供深入解讀的細節充滿。從開篇東印度公司的林賽(Hugh Hamilton Lindsay)和他的屬下用肩膀撞開了上海道臺衙門緊閉的大門開始,這就成了大清帝國被西方列強“破門而入”一個生動而充滿隱喻的現實寫照。林賽這樣做的目的,並非真的氣急敗壞,而是有意爲之地強硬,在見識了中國官員的顢頇與保守之後,他決定用戲劇性的高傲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他總結道:“如果我們沒有表現得那麼順從,中方將會更願意遷就我們”——這場在上海道臺衙門的戲劇性衝突,讓衙門裡的人爲他們準備了菸斗和茶葉,茶葉正是當時中英貿易關係的重點之一。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成爲了即將發生的鴉片戰爭的預演。

在第七章的開篇,畢可思講述了一箇中國小人物張之喜的遭遇,這個灤州人九歲的弟弟五兒失蹤了,他爲了尋找他的弟弟,沿着塵土飛揚的土路步行了 95 英里,一直走到京城,尋找到了英國領事館。他帶了一根長矛向進去向英國領事陳情,希望英國人釋放他的弟弟,爲此,他將會拐帶另一個男童作爲替代。這個荒誕的請求讓英國人大感驚駭,但對當時的中國人看來,卻合情合理,因爲他們認定,洋鬼子會挖出中國人的眼珠,用來製作藥物,他們還挖出中國人的心臟充當同樣的用途。這一天是1870年8月20日,一個月前,天津教案發生,其導火索正是民衆瘋傳洋鬼子拐賣中國幼童用來煉藥。就像張之喜認爲可以拐賣別家小孩來贖回自己弟弟是合情合理的一樣,天津人也認爲洋鬼子也像中國的妖道一樣會用小孩子的眼珠和心臟來修煉邪術丹藥。可以說,張之喜事件是另外一個飄萍,只是沒有像天津教案那樣掀起颶風而已。這些瑣事需要被看到,因爲它們本身就是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原因,只是因爲它們發生了,並且是以這樣而非那樣的方式發生。

《貓魚》

作者:陳沖

版本: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

2024年6月

‍‍

推薦理由:

陳沖是20世紀80年代頗具符號意義的演員。從影響一代人記憶的“小花”到第一批闖蕩好萊塢的中國演員,再到貝託魯奇《末代皇帝》中的皇后婉容,她早期的銀幕形象和大衆印象封存着當時從閉塞到開放的社會潮流。陳沖出身於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母親張安中是著名的神經藥理學家,曾任復旦大學教授,培養出了饒毅、晏義平等一批著名學者;父親陳星榮是放射科方面專家,曾任上海華山醫院院長;外婆史伊凡是知名社會活動家,1922年秋入蘇州女子師範,與吳健雄等同學,參與過北伐、抗日戰爭;外公張昌紹是中國藥理學奠基人;太公史蟄夫是一代國學泰斗,曾參加辛亥革命,瞿秋白中學時曾追隨他學習篆刻......在她的回憶錄《貓魚》中,四代知識分子的生命史連綴在一起,結成記憶的線索。她用想象力補全了家族歷史中自己未曾親歷的畫面、場景,投射出一方紙上光影。通過回溯自己的來處、過往(參與過的電影創作、對愛的探索與追尋),她也再次看到自己身上的脆弱與堅韌。基於哀思的記憶和想象激發了她對美的渴望與對藝術的追求。

“貓魚”是陳沖兒時的上海話,菜場出售一種實該漏網的小魚,用以喂貓,也是她和哥哥陳川(畫家)最早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的“奇蹟”。不起眼的貓魚會因爲孩子的惻隱之心暫時被保全,又因爲冰冷的空氣被凍得梆硬,倒掉後又在溫暖的水池裡活過來。陳沖相信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童年的“貓魚”,它是“一種象徵性的語言”,“本性中被遺忘或隱藏了的真相”,“是我們餘生創作最洶涌的源泉”。通過回溯自己的來處和過往,她感到“也許我們每個人,都積累和融匯了所有生命的記憶;也許我們所體驗的無常,從來就是永恆。”

《一蟲一草遊世界》

作者:蘆笛

譯者:嚴娜

版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薦理由:

在當代醫學中,“冬蟲夏草”是重要的補品。一種真菌在夏季或秋季感染昆蟲,在冬季,真菌絲殺死幼蟲,從幼蟲的頭上生長出來,並在第二年的春天或夏天形成子實體。這種神奇的形成過程正如它充滿物種複合意味的名稱一樣,吸引着人們的好奇心。蟲草的歷史發源於我國青藏高原地區,隨後向東擴散,再到走入歐洲人和日本人的生活。歷史學者蘆笛的這部專著追溯了蟲草全球傳播的過程,通過這一中國傳統本草的小切口,探究中國與全球、科學與鄉土知識體系之間的互動與張力這一重要問題。

作爲18、19世紀歐洲的前沿學科,蟲草在那一時期傳入歐洲後受到了博物學家的重點關注。蟲草因其獨特的生成方式啓發博物學家探索新的自然分類,並在他們將全球自然生物界分類的現代科學雄心下被解構,相較於中國傳統的蟲草知識,另一種現代科學式的蟲草知識被逐漸建立起來。伴隨着科學事業的全球化,這一進程擴散到日本,在向日本學習的風潮中,20世紀初有關蟲草的化學、藥理學研究回傳入中國,引發了現代科學與中醫學知識之間一定的緊張。從這個有關蟲草個案的深入研究中,我們能意識到現代科學並未徹底消除傳統的經驗知識,關於物的多元化知識之間,並不是非此即彼。

新書月榜,去往城市和書店

因書而遇。新書月榜。正在去往更多城市與書店。2024,期待更多夥伴和我們一起,通過新書月榜欄目,讓好書與讀者相遇!

Station 25

北京·泰舍書局|總有人在現實裡創造童話

走進位於豐臺的泰舍書局,撲面而來的是一股富麗堂皇的“童話感”,挑高的寬闊中庭、金色華麗的穹頂,讓人回憶起動畫片版《美女與野獸》裡野獸所居住的那座城堡,也是有從地到頂的書牆,也是有溫潤可愛的杯杯盞盞,讓人相信這裡、這個書店也是一個有“魔力”的地方,每一本書都有着自己的靈魂,隨時要和路過的人打招呼、跳起舞來。是的,再步履匆匆的生活裡,也總有勇敢的人在現實裡創造童話,保留天真。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Station 26

武漢·空悠悠書局|我們總需要一些更久的事物

在武漢,穿過人流擁擠的戶部巷,就會看到這家鬧中取靜的心理學主題書店——空悠悠書局。這個名字讓人很容易就聯想到武漢的地標建築黃鶴樓,以及關於黃鶴樓最著名的那句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作爲一家位於武漢的心理學主題書店,總覺得這個名字太適合不過——我們總需要一些參照物,比我們更持久,讓我們的心比天更空闊,不以朝夕論短長,比如黃鶴樓,比如書。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Station 27

北京·書生自主閱讀空間|在無人的角落讀書

她說,她沒有爲了夢想而放棄麪包的勇氣,但她也說,她要上班也要把自己的書店開起來——就這樣,北京有了一家沒有店員、一切都需要讀者自助的閱讀空間。對於店主獅子而言,開一個書店,是她人生的一個情結,在低谷期,她遇見了改變她人生的一本書,而她希望,通過開一家書店,讓更多的人去遇見改變自己的那一本書。所以,她把自己的閱讀空間分享給所有的人,希望每一個需要空間去閱讀或寫作的人,都能在一個無人的角落裡,安靜閱讀,靜待人生的果實。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Station 03

成都·尋麓書館|做日常裡的西西弗斯

最容易看見巍峨的風景,最容易發現英雄式的偉人,難的是在生活的褶皺處,在漫長的迴環往復裡,做那個堅定推石的人。在成都,尋麓書館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不間斷的通識課,一位又一位的創作者分享,一部又一部的影像交流……人們在這裡,如潮水,涌來散去,終會一起去到更遙遠的地方。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Station 12

武漢·境自在書店|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

在武漢書友的心中,有個時不時就要去打卡的地方,那就是中山廣場的19樓,境自在書店。這裡很真實,如家一樣滿滿當當親切舒適,這裡也很不真實,就像有一種理想的生活在這裡慢慢紮下了根,一種對於像夢一樣遙不可及的一切並不閃躲地迎面而來。所以,對於來到這裡的書友們,好像也有了一個可以短暫或安心對自己說出“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的小小空間。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Station 13

秦皇島·龍媒書店|夏天在書中

夏天在海邊結束。沿着沙灘收集海螺,就像收藏了部分的夏天。人總是更容易憧憬夏天,在這個季節裡,我們不厭倦地挖一勺一勺的冰淇淋、西瓜、沙子,就好像一口口一下下從夏天裡挖掘出一種不可戰勝的生命力,就像我們會發現,那些從書海中“挖”出來的好書,是“我身上有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的真正原因。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書評週刊•新書月榜,期待遇見更多的書店!有意合作的書店或空間,歡迎發郵件至zhangyao2023@bjnews.com.cn。“閱讀需要主張”,我們相信——好的閱讀過後,會有新的世界出現。

本文爲獨家原創內容。作者:新京報書評週刊編輯部;編輯:荷花、張瑤;海報設計:師春雷;校對:王心。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報·書評週刊》2023合訂本廣告。

最近微信公衆號又改版啦

大家記得將「新京報書評週刊」設置爲星標

不錯過每一篇精彩文章~

即刻購買《新京報·書評週刊》2023合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