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詳解明年經濟四大着力點:要放在經營主體身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姜樊)12月24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3年會(第十屆)”上,CWM50學術委員、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原副院長高培勇表示,就經濟恢復工作而言,首先是我國需要把發力點放在經營主體身上。

高培勇認爲,經濟發展的根基在於經營主體,推動經濟恢復進程,當然首先是推動經營主體恢復進程。經濟發展的動力在於經營主體,因此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首先是推動經營主體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只要各類的經營主體能夠在當前的各種衝擊、壓力面前挺住,只要能夠幫助經營主體把暫時的難關度過去,只要經營主體能夠展現活力,繼而帶動就業創造新的社會財富,我國經濟的運行就能夠重歸正常軌道。

“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經濟社會的發展目標,也就有充分的保障和足夠的力量。”高培勇表示,在當下的中國,加快經濟的恢復進程,最可依靠的力量、最爲重要的力量非經營主體莫屬。經營主體是推動經濟恢復進程,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

高培勇認爲,牽好“強信心、穩預期”的牛鼻子亦是明年經濟恢復工作的重點之一。只有居民和企業的信心增強了、預期穩定了,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不足的矛盾纔可隨之減輕,源自需求和供給兩翼的矛盾和問題纔可能隨之化解。

在高培勇看來,近一年以來的波浪式發展,曲折性前進的經濟恢復進程,我國面臨的矛盾和挑戰是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這三者之間並非簡單的平行關係,而是有着其內在的邏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具牽牛鼻子的壓力是預期轉弱。因爲預期轉弱而不能或不敢如以往那般消費,不能或不敢如以往那般投入,從而需求趨向於收縮,供給遭遇了衝擊。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是一輪主要導因於預期轉弱的需求收縮和供給衝擊。

“把握好精準有力這一宏觀調控的核心和靈魂是另一個發力點。”高培勇指出,精準有力意在凸顯當下經濟恢復進程當中面臨的困難挑戰的複雜性,旨在強調當下宏觀調控所必需的精準度和針對性正在爲擴張性宏觀政策的操作設置約束條件,所以提出“精準有力”調控的極其重要的考量就在於要瞄準調控的質量和效益,在仔細區分病因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分別用藥,確保對症下藥;將有限的宏觀調控資源用在刀刃上,精準配置在經濟恢復進程的着力點和着重點上。

高培勇進一步指出,這意味着精準有力的調控是當下經濟恢復進程中最需要的宏觀調控,是爲打好當前經濟恢復這一硬仗的關鍵一仗。

此外,高培勇還指出,把新質生產力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亦是發力點之一。

“面對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並且疊加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深刻複雜變化,培育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高培勇認爲,在經濟恢復進程中,我國必須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競爭力和持久動力,作爲有別於傳統生產力的新型生產力,新質生產力起點是新、關鍵在質、落腳於生產力。它代表着一種生產力的躍遷,是生產力要素全新質態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