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選科: 別讓一時興趣,毀了三年努力
你有沒有見過一隻貓,盯着兩盤同樣香噴噴的魚乾發愁?
一盤是清蒸,鮮嫩爽滑,另一盤是紅燒,味濃汁香。它左看看,右聞聞,急得喵喵直叫,可就是下不定決心。
這情景,像不像高一學生選科時的糾結模樣?
尤其是面對“生物”和“地理”,一邊是越啃越香的硬骨頭,一邊是起初濃郁誘人,卻慢慢變成艱澀難啃的幹餅。
說到底,選科這事兒,跟吃魚乾一樣,選好了是享受,選不好就是硬着頭皮咽。
正如有位教育家所言,“選擇教育,就是選擇未來的模樣。”
但在現實中,這個選擇常常被簡化爲,一道看似簡單卻實則複雜的選擇題,尤其是在“生物”與“地理”之間遊移不定時。家長和孩子的心理戲碼也愈演愈烈:
到底是順應興趣,還是聽從現實?
到底是越走越寬的坦途,還是風景迷人的羊腸小道?
這不,戲纔剛開場,就充滿了張力與矛盾。
01 興趣是驅動,而不是枷鎖。
曾經有位學生告訴我,他家裡有位“地理博士”老媽,地理知識豐富得像百科全書,連小區停車場的朝向都能用地形圖分析一番。
可他偏偏喜歡生物,最愛蹲在陽臺研究草莓上的白黴菌。
老媽嫌棄他,說種地種出了蟲子,他回懟:“這不就是生命的奧秘嗎?”結果,老媽拉着他看地質紀錄片,他一邊看一邊溜出去養他的菌,最後,考試一塌糊塗。
老媽急了,恨鐵不成鋼,他反問:“您是學地理的,我學生物,咱家基因多樣性還不夠強嗎?”
又比如,一個家長開家長會時抱怨,說孩子非要選地理,理由是喜歡看地圖,可偏偏數學成績只有個位數。
我忍不住開玩笑:“他是想用地圖找到高分寶藏吧!”家長臉色一變:“可不,真想給他定個位,讓他別迷路。”
孩子後來偷偷告訴我:
“我就喜歡研究方向,尤其是媽媽的碎碎念怎麼從東南吹到西北的。”
02 隨大流是選擇,但別忘了終點。
比如有個孩子說,選科時不敢做異類,就跟着班裡大多數同學選了生物。
後來他發現,全班50多人,只有2個成績優異,其他全是“陪跑”。
有次課間,他問老師:“我們選生物是不是錯了?”老師幽幽來了一句:“別問選科對不對,問自己努力夠不夠。”
他說:“老師,我沒問題,我就是好奇——那兩個尖子生當時怎麼沒跟大家選地理呢?”
還有一位班長爲了帶動全班氛圍,選了物化生,結果幾周後滿頭霧水:“我這不是學科學,是在研究生物‘滅絕’的全過程!”
班裡沒人敢承認聽不懂,紛紛裝模作樣,還互相勸:“別退,大家都一樣。”
班長看着厚厚的遺傳學筆記,心想:
瞧瞧這集體意志,早晚把我逼成生物學家啊。
03 困難只是風浪,選擇纔是航向。
比如高一時覺得地理簡單,選了它。
高二開始後,這學生每天都在算位移、背大洲和洋流流向,簡直比學數學還燒腦。他咬牙堅持了一學期,終於考到及格線,激動得發朋友圈:
“如果我能熬到高考,人文地理一定給我加冕‘搬磚王’。”
尤其是,生物的遺傳學讓人崩潰,有個學生私底下調侃:“這學科真像打怪升級,從染色體到基因突變,全是BOSS級難題。”
不過,到了高三,他卻發現複習時越來越得心應手,甚至學得比物理還輕鬆。
他說:“當初差點放棄,沒想到,我現在覺得生物是‘從地獄到天堂’的學科啊。”
由此可見,選科是一次人生微縮版的選擇,既關乎興趣,也牽動前途,但更重要的是契合自己的節奏。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需要的是平等和傾聽,而不是單方面的決定。
所以說,別用眼下的難易定義未來的可能,也別因一時的從衆壓抑個人的真實興趣。
如果孩子喜歡地理,那就從他的興趣入手,找到適合他的學習方法;如果最終選擇生物,也需要有耐心和恆心。
畢竟,教育不是填滿一個容器,而是點燃一把火。
重要的是,在學科選擇背後,讓孩子明白:選擇不是終點,而是通向精彩未來的一步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