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瓦貓》:匠人匠心中的人文理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作家葛亮最新小說瓦貓》,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作爲統領全書書名,瓦貓代表了一種美好的願景,它是庇佑匠人、呵護生命的神獸,同時也是歷史的諦視者與展望者,聯結着莽莽過去和無盡未來。

小說主線爲西南聯大青年學生寧懷遠與瓦貓手藝人榮瑞紅之間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在難以分辨情與理之時,是瓦貓帶榮瑞紅走出黑暗的屋子;在困苦的歲月裡,瓦貓又是撐起家庭的生活之本。瓦貓是生活的物證,至情至真之物,“自重者恆重之”——匠人精神也在這個故事中有了別樣的意義,進而與中國近現代人文理想體系合轍爲一。

《瓦貓》的原型空間爲西南古鎮龍泉。上世紀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中,龍泉鎮既是陶藝匠人制作民間神獸瓦貓的世代傳承之地,亦是抗戰背景下西南聯大多位著名學者的聚居,復建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清華文科研究所、中國營造學社等重要研究院所的地點。

聞一多龍泉鎮故居,清華文科研究所舊址(《小說》瓦貓故事場景之一)

《瓦貓》一書事關手藝,其中涉及古籍修復師、理髮師以及陶藝師三個傳統匠種,空間跨越三城三地,由南京、香港到昆明,從江南、嶺南再至?南,時間跨度則從當代溯至?南聯大時期,呈現出多元的敘事?格和氣象。

《瓦貓》中的三篇小說雖然都描寫的是匠人匠心,但各有側重。《書匠》是中?古籍修復之異同,講究的是“不遇良工,寧存故物”;《?發》是傳承變與不變之爭,持守與創新;《瓦貓》更涉及匠人的根本——吾隨物性,以手摹心。

爲恰如其分地重構這一文學時空,葛亮作了大量而詳實的考察。通過這篇小說,讀者既可領略聞一多、馮友蘭樑思成林徽因金嶽霖等大師級人物的日常風度與性格魅力,亦可感受特殊的歷史時期,在中國人文傳統的軸線上,匠人精神與精英文化理念、愛國情懷之間的相濡以沫。

葛亮採訪澳門木雕佛像非遺傳承人

本書的題眼,小說引言出自詩人辛波斯卡的詩歌《博物館》,“金屬,陶器,鳥的羽毛/無聲地慶祝自己戰勝了時間。這三種物象,正對應了本書中的三類手藝人。”這也是葛亮“匠人系列”小說的歷史觀與時間觀,人之所以造物,是對過往時間的體認。

本書的寫作,源起自葛亮參與祖父葛康俞教授的著作《據幾曾看》手稿的救護工作。葛康俞是著名的藝術史學家,於抗戰期間在四川江津憑藉記憶完成的專著《據幾曾看》,至今仍被中國古代書畫研究者奉爲圭臬。因爲祖父受損的手稿,葛亮偶然接觸了“古籍修復師”這個行當,並親自體會了一本書可以被完整修復的全過程。這一經歷感染了葛亮,啓發他寫下“匠傳系列”首篇《書匠》。

葛亮說:“我所接觸到的他們,會有一種和體態無關的年輕。在神態上,那便是發自內心。其中之一,就是他們仍然保持着豐沛的好奇心。在一些和現代科學分庭抗禮的立場上,他們需要通過老法子解決新問題,從而探索大巧若拙的手段和方式。這其實是帶有着某種對傳統任性的呵護與捍衛。如我寫《書匠》中的老董,不借助儀器,以不斷試錯的方式,將雍正年間的官刻本複製出來。”

2016年10月,葛亮長篇小說代表作《北鳶》出版,爲衆多讀者的喜愛。作爲《北鳶》中埋藏的命運伏筆,小說中“風箏”這一線索貫穿全書,從而引出了一位風箏藝人——?師傅。其三世薪傳,皆爲一句承諾。葛亮寫民間的情義,也由此將筆觸伸衍至“匠人”故事。數年後,這顆種子悄然生長、漸枝葉豐茂而爲“匠傳”系列小說

莫言評價:“葛亮有意識地在傳承中國小說的傳統、語言的力度與分寸的拿捏。他筆下的人物,即使在艱難的時世,那種仁義的理念沒有泯滅。中華傳統文化中最燦爛的一部分,在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