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緊蘋果腳步!谷歌或通過三種方案改進Android隱私設置

5月26日消息,據報道,蘋果幾周前推出了應用開發者廣告商和Facebook始終擔心的隱私改變,即開發者需要首先徵詢用戶的同意,才能夠在第三方網站應用程序中跟蹤用戶的廣告商標識符(IDFA)。蘋果此舉對開發者和廣告商的影響還未顯現,他們正在等待“第二隻鞋”落地,即谷歌對Android AdID的調整

許多人原本預計谷歌可能在上週的開發者大會上宣佈對Android AdID進行類似的調整,但這並未成爲現實。不過,這並非意味着谷歌選擇了放棄,調整已不可避免。但好消息是,開發者並非只能坐以待斃,他們可以評估谷歌可能實施的潛在舉措,以制定有助於減輕谷歌最終決定的影響的戰略

以下是谷歌可能選擇調整Android AdID的三種方案,以及每種方案實施的可能性和可能產生的影響:

方案一:完全棄用Android AdID

最複雜的轉變將是徹底棄用Android AdID,並將廣告投放和報告轉移到Android操作系統。這樣的方法將建立在Chrome Privacy Sandbox團隊的工作基礎上,並可能反映蘋果SKAdNetwork的某些功能。在更高的層面上,像Privacy Sandbox和SKAdNetwork這樣的解決方案,打破了開發者/出版商以及消費者之間的關係

儘管對於這種做法是否有利於保護消費者隱私存在激烈的爭論,但較少爭議的是,它將以犧牲獨立廣告技術、廣告商以及可能還有出版商和應用開發商利益代價,鞏固平臺實力。不過,谷歌已經面臨對Privacy Sandbox競爭和隱私影響的調查,該公司真的承受得起競爭監管機構對Android的審查嗎?

結論:谷歌不太可能選擇這種方案,但如果該公司決定讓Chrome和Android保持一致,這種選擇仍然有實施的可能。

方案二:效仿蘋果推出APP反追蹤功能

第二種方案是效仿蘋果在APP反追蹤功能(即Ad Tracking Transparency,簡稱ATT)中採取的做法,即在獲取用戶Android AdID和追蹤用戶行爲時,需要先獲得用戶的允許。同時,谷歌需要推出相關的政策框架,以監管和執行更廣泛的跟蹤定義。請記住,對iOS的跟蹤涉及到大量數據使用,而不僅僅是訪問IDFA。

雖然這種方案並非不可能,但它將疏遠谷歌與兩大關鍵利益相關羣體的關係,包括應用開發者和廣告商。應用開發者會發現更難理解他們的廣告是否推動了應用程序的安裝,廣告商也會發現更難在應用程序中投放個性化的廣告。與谷歌不同的是,最近的國會證詞似乎表明,蘋果在廣告生態系統中沒有既得利益。

如果谷歌最終圍繞“跟蹤”進行重大政策調整,預計會有個協作性的推出過程,以便讓開發者和廣告商有時間爲應對這樣有重大意義變化做好充分準備

結論:這種方案有實施的可能,但谷歌需要承擔利益相關者反彈的風險

方案三:給用戶選擇,遵守法律

谷歌可能實施的第三種方案是推出蘋果ATT的簡版替代方案,用戶可以自主選擇Android AdID是否接受訪問,但不需要像蘋果那樣需要事先徵得用戶同意才能進行額外的追蹤。Android AdID移到選項之後屬於技術變化,而要求獲得用戶同意才能進行其他形式的跟蹤,比如在登錄時收集電子郵件地址,則屬於政策轉變。這種方法將爲消費者提供額外的透明度和選擇,同時避免圍繞如何定義跟蹤而出現的棘手的政策辯論

除了Android AdID,應用開發者還可以按照加州的《消費者隱私法案》、弗吉尼亞州的《消費者數據保護法案》、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等法律,收集和使用Android AdID以外的其他數據。這種做法將把關於“構成跟蹤因素”的爭論留給美國國會,讓其處理利弊權衡有關政策辯論。

這是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原因有三:第一,對消費者來說,這顯然是朝着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第二,這將有助於緩解隱私監管機構的擔憂;第三,它將維護應用程序開發商和廣告商的信任

結論:這似乎是谷歌最有可能選擇的方案。

預計谷歌將在未來幾個月發佈公告,應用開發商和廣告商必須利用段時間來押注上述三個選項中最有可能實施的一個,然後加緊規劃和準備應對。

還需要記住的是:無論谷歌選擇哪種方案,消費者隱私都將被放在首位。這可能意味着,未來的數據規模將更小,數據科學將更智能化,並對消費者選擇允許收集和使用其數據時發生的價值交換做出更清晰的解釋。信任必須是我們所建立的一切的核心。(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