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機構節能規劃來了!19個量化指標促綠色低碳發展

人民網北京6月6日電 (記者孝金波)6月4日,人民網記者在國管局召開的黨史學習教育暨機關事務工作“十四五”規劃座談會上了解到,國管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制發佈的《“十四五”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工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通過明確工作目標任務,指引綠色低碳發展,紮實推進“十四五”時期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工作高質量發展。

《規劃》設置了19個量化指標。其中,8個約束性指標,以能源資源消費強度指標和碳排放強度指標爲主;11個預期性指標,主要依據中央及有關部門關於節能減排工作的具體要求,按照分級分類原則提出。力爭到2025年,實現公共機構能源和水資源消費總量與強度雙控,公共機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89億噸標準煤以內,用水總量控制在124億立方米以內,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在4億噸以內;以2020年能源、水資源消費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爲基數,2025年公共機構單位建築面積能耗下降5%、人均綜合能耗下降6%,人均用水量下降6%,單位建築面積二氧化碳排放下降7%。

《規劃》從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綠色化改造、試點示範實施、基礎能力建設4方面,總結了“十三五”時期取得的工作進展,系統闡明瞭“十四五”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

《規劃》提出,圍繞綠色低碳發展目標,實施低碳引領行動、綠色化改造行動、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節水護水行動、生活垃圾分類行動、反食品浪費行動、綠色辦公行動、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導行動、示範創建行動和數字賦能行動等10項綠色低碳轉型行動。強化制度標準體系、目標管理體系、能力提升體系等支撐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協同推進機制資金保障機制監督考覈機制等實施保障機制,確保工作推進有力、措施落實有效。

《規劃》有哪些創新之處?國管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回覆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主要體現在突出綠色低碳發展、突出多元共治格局、突出目標管理方式轉型三個“突出”。比如,在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參與公共機構節約能源方面,《規劃》明確要求加快構建政府引導、機構履責、市場支撐、全員參與的共同治理格局,從治理體制上確保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新突破;在轉變目標管理方式方面,《規劃》推行能源資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與定額相結合的節能目標管理方式,各級公共機構節能管理部門對所管理的公共機構實行能耗定額管理

“下一步,國管局將聯合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抓好《規劃》貫徹落實,完善體制機制,強化創新驅動,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構建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綠色低碳發展新格局。”國管局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爲保障《規劃》落實,着重從以下三個方面抓好貫徹實施。

一是加強協同推進。進一步完善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高效推進機制。夯實公共機構主體責任,發揮節能服務公司、物業服務企業等社會力量作用,引導幹部職工積極參與,接受社會監督,促進能源資源節約共治共享。

二是加強資金保障。協調有關部門強化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領域財政性資金支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等市場化機制,鼓勵採用能源費用託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模式,調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工作。

三是加強監督考覈。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開展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考覈,強化結果應用,落實獎懲措施。持續推動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工作納入省級政府績效考覈和對下級人民政府考覈,以及文明單位創建等活動指標體系。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強化檢查執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