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新作中國內地票房超日本,日漫電影爲何越來越火

近日,宮崎駿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在中國內地票房超越日本本土票房成績,中國內地成爲本片全球第一大票倉。與此同時,該部影片也是今年清明檔票房第一的作品。截至發稿,《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在中國內地已取得5.34億元的票房。

近年來,不少日本動漫電影都在中國內地獲得了不錯的票房。在此前中國內地本土動漫發展遲緩的背景下,日本動漫一度填補了市場的空白。但隨着中國動漫電影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日本動漫的優勢會逐漸減弱嗎?

填補此前中國內地動漫電影的空白

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隨着中國內地電視以及有線電視網絡的普及,一系列日本動漫劇集在中國內地熱播。1980年12月,中央電視臺引進第一部日本動畫片《鐵臂阿童木》。

電影方面,2023年的《鈴芽之旅》取得了8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成績,這是目前日本動漫電影在中國內地的最好票房表現。此外,《灌籃高手》收穫票房 6.6 億元。2019年,重映的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斬獲 4.88 億元票房。2015年,《哆啦 A 夢:伴我同行》的票房也超過5億元。

談及日本動漫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傳播,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副研究員孫佳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至少兩代人在20多年裡都看過不同的日本動漫劇集,從當年的《鐵臂阿童木》,到《哆啦A夢》,再到《灌籃高手》,幾乎是全國範圍內跨地域的共同文化經驗。後來隨着互聯網的普及,宮崎駿的動漫電影雖然沒上院線,但是大家在互聯網上也都可以看到。

“在接近30年裡,從傳統的廣播電視、有線電視,到後來的PC互聯網,不同的日本動漫劇集奠定了至少兩代人的觀衆基礎。而且,日本動漫相比於歐美動漫在文化上和中國觀衆相對更爲接近,也填補了中國內地動漫電影的空白,而且中國觀衆的這一文娛需求也是一直存在的。”孫佳山分析稱。

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則認爲,日本的動漫發展的時間較早,動漫產業也比較成熟,日本生產的一些動漫電影受到了非常多觀衆的喜愛,不光是小朋友,還有很多成年觀衆。日本的一些技術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而中國內地的動漫產業還在發展,也有龐大的受衆人羣。

國產動漫崛起,未來競爭仍在

但對於未來日本動漫電影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發展問題,有業內人士認爲,隨着中國動漫電影的進一步發展,這也對日本動漫在中國的傳播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談及中國內地的動漫電影發展歷程,孫佳山認爲,現在中國動漫電影的“精氣神”終於找回來了,從20世紀90年代末的《寶蓮燈》之後的十幾年時間裡,中國內地並沒有同質量的動漫電影和劇集出現,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長安三萬裡》等的出現,中國動漫才重新獲得了公共性。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我國其實一直都在重視動漫產業的投資。2008年8月13日,文化部印發《關於扶持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21年,中國青年動畫導演扶持計劃論壇在上海舉辦。

“日本動漫電影的創作人員這些年新人後繼乏力也是事實,他們還在吃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到新世紀初的紅利,而中國內地已經能夠創作出完整的動畫產品了,並且中國內地市場現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主流文化價值非常接受,所以日本作品之後再想持續‘破圈’的話,難度是不小的。”孫佳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