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創新金融風險吞蝕SVB 生態圈整骨闢活路

工商社論》

創新金融被風險吞蝕的歷史案例,AI(人工智慧)認同近20年來曾有2007年次貨危機、2020年DeFi YAM事件。一個是沒有考量房市泡沫風險的美國創新金融商品,進而擴大爲世人熟知的全球金融海嘯;一個是區塊鏈技術漏洞造成去中心化金融交易平臺24小時內價格暴跌99%,掀開加密金融的暗潮洶涌,至今仍無法躋身金融主流。AI正在繼續學習,近日矽谷銀行(SVB)帶給新創生態系驚心動魄的四天,最後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收場,肯定會納入案例紀錄。

SVB是矽谷新創生態系的一部分,從創立時就訴求創新金融,40年來與矽谷新創水乳交融一起茁壯,曾度過次貸危機的本土風險,卻因創新金融商模引火自焚,沒能捱過聯準會(Fed)這一波量化緊縮(QT)的後座力。然而,SVB並不是矽谷的全部,它所專長的「投貸一體」業務已有競爭同業、甚至傳統大型投行等着收割,連英國都指定匯豐銀行概括承受SVB英國分行,吃下創新金融業務;而創投資金大船現已轉向生成式AI,疫情期間當紅的區塊鏈已被晾在一旁。當風險恣意地吞蝕被淘汰者,無時無刻在銳變的新創生態系根本無暇中場休息。

理想的新創生態圈中,金流是不可缺少的要角,金流串接創業者、投資人、創新技術和商模,成就投資未來的美夢、或是夢碎後東山再起的希望。來自非金融業的有錢人、家族等民間資金最是要角,能讓規模太小、進不了公開市場籌資的怪才們獲得成長的滋養。矽谷長久以來是世界各國建構新創生態的參考榜樣,更是臺灣創新創業政策最愛學習的對象,連帶也效法美國新創圈慣用的創投/私募股權(VC/PE)等投資方法,1980年代VC轉進臺灣資訊電子業的開創,PE則及至近年才逐漸浮上臺面。

VC/PE本是非金融機構,美國官方管理業者的「1958年美國小企業投資法案」扼要,小型民間公司投融資交易由律師簽訂契約、會計師查帳報稅,一切依民主社會誠信運作。美國創投協會(NVCA)2022年報統計,行業資產管理規模9,950億美元,由2,889家創投公司、5,338檔創投基金管理;也附加但書,「這些數據不能全面瞭解生態系的動態和深度」,在許多方面,創投不再是一個統稱,不同投資期間已長出不同的子行業,意即創投次級且多層次市場在美國新創生態系已成常態;而且今天的創投行業與十年前也大不相同,創業家、創業團隊可以輕易獲得更多類型和來源不同的資金。

SVB在1983年創立時由100位原始投資人集資,以新創公司作爲目標客羣,簡化開戶流程,改進傳統金融機構的企業融資作業,吸收新創企業融資客戶的股權爲擔保品,也拿創投公司的存款,倍數放大創投債權融資(Venture Landing/Venture Debt)業務。「創新經濟的金融夥伴」的自我定位能把創新金融發揮到極致,成爲矽谷新創生態圈裡有錢人、創業者和投資人的總集成,圈子裡彼此角色經常互易,防火牆漸漸被淡去。

向SVB融資的創業者變現賺大錢後再往銀行存放,原僅限於新創企業的金融服務慢慢偏離到高資產財管、房地產仲介,2020、2021年以來Fed量化寬鬆(QE)所創造的熱錢使得銀行引火上身,爆量流入的3、4千億元資金規模已不是管理團隊所能掌理,以致在2022年Fed政策轉向緊縮後,終而在近日發生爆雷、被接管、業務拱手的悲劇,也印證了矽谷新創生態系最常說的「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陽光照射的背後便是陰影。」

創投進入臺灣迄今逾40年,創投行業保有投資新創事業和管理的角色,創投公會統計民間資金已注入新臺幣1,000億元,近兩年許多企業創投(CVC)、家族辦公室加入,同時有更多的政府基金、公民營金融機構支持的創投公司,經濟部、文化部都有提供創業資金,爲臺灣新創生態團注入金流動能。幸或不幸,臺灣沒有、也不允許有類似SVB的機構存在或作亂,本地新創生態圈裡充滿着表現拘泥的新創事業、公民交纏的創投資金、選票賭注的創新政策。隨着臺灣人口變少、強敵環伺壓力變大,能改善創新的空間愈來愈小,對新創背後的風險卻愈來愈恐懼。

風險是創新的隱含價值,優秀新創公司在風險挑戰下會更積極找轉機。閒置資金愈來愈多的臺灣,慣於把新創養在溫室裡,經常遙想不明風險的可怕。臺灣看SVB事件談了很多自我解釋的教訓,就是沒談矽谷新創生態系整骨闢活路的不死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