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對於「投資臺灣三大方案」成果的再檢視

工商社論

過去一年(2021年)臺灣的經濟發展,堪稱精彩,單月出口金額屢創新高、稅收持續超徵、經濟成長率也寫下11年來的最佳表現,而股市指數多次創造紀錄、上市櫃公司獲利繳出歷來最好的數字,經濟社會一片欣欣向榮,很難想像,這是在疫情籠罩下繳出的成績單。也因此,歲末年初的此刻,如何經略即將來臨新的一年的做法,顯得格外重要。

新年度的經濟如何更上一層樓,很顯然的,政府把推升經濟成長的動能,寄希望於「投資臺灣」的進一步發揮。前不久,蔡總統於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的場合上致詞時,特別強調「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的重要性,此項措施執行以來,帶動了上千家廠商、超過1.5兆元的資金回臺投資,創造出超過12萬個工作機會。她認爲,這些資金和技術能量,將成爲電動車、5G和再生能源等新產業發展的豐沛動能。

爲因應中美貿易戰,全球供應鏈重組,行政院在2019年1月推動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以三年時間,提供貸款利息補貼,土地、水、電、稅務專屬服務與客製化單一窗口,引導臺商回臺投資。同年7月再推動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及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三者合稱「投資臺灣三大方案」,至2021年底到期。

在蔡總統的致詞後,行政院會接著於2021年年底前的12月23日拍板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延長三年至2024年底,並加碼優惠貸款額度4,300億元,預計未來三年帶動企業投資臺灣9,000億元。至於貸款利率補貼和補貼年限,以及臺商的資格條件則有部分修正。

我們認爲,吸引廠商返臺投資之所以能夠推動,中美貿易戰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兩強相爭之下,原在自由貿易體系下運作成形的供應鏈體系,必須重組,尤其是在大陸發展的外向型臺資企業,都有遷廠或尋找備援生產基地的壓力。至於新投資地點的選擇,臺灣之外,東協地區一樣是業者重視的選項,如果從產業層次的角度來看,東協諸國其實更適合臺商前往設廠投資。

對於投資,臺灣一直實施高度的監理和管制。90年代開始,雖因生產資源的改變等因素,同意廠商到大陸爲主的海外地區設廠,但對於所輸出的技術能力,一直限定在較低的層次,放行的同時,也附帶要求,須在臺灣落實更高層次的投資計劃等配套條件,想確保高階技術能夠根留臺灣。也因此,現在張開雙臂歡迎臺商返鄉,所迎來的技術能力如何可想而知,此項做法對於產業升級的意義有限,遑論新能源、電動車等先進技術的投資,能夠透過這樣的方式予以實踐。

的確,透過提供優惠融資等做法,吸引臺商投資,就帳面上數據來看成績非凡,之所以如此,很大的可能是:廠商彙整政府提供的政策並精打細算後,認爲以海外子公司的名義,在臺灣投資,所能享受到的優惠最大,因此決定繞路前行。坦言之,三大投資方案的出現,確實讓許多原屬於臺灣母廠的投資計劃改頭換面,以返鄉投資的方式重新呈現。

優惠融資條件的提供,是政府爭取臺商回來投資的另一亮點。但我們也要提醒,現在的經濟大環境並不缺錢,只要是稍有能力的企業,滿手資金、存放比偏低的銀行都要設法拉攏,以去化現金部位,加上利率處在歷史上的相對低點,不論資金的數量或價格,要拿來做爲吸引廠商的誘因,效果應該不大。

在臺投資真正缺少的稀有財,應是土地,以及水電供應的保證。政府所設定的投資方向,如電動車、5G和綠色能源等領域,若有具體的個案,應不論其身分是僑資、外資、臺灣母廠或所謂的臺商海外子公司,要提供此類協助並予以滿足,纔算對症下藥。

再回過頭來看看2021年的成績單。成長數字固然亮眼,但很明顯的,有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隱憂,電子廠商賺的盆滿鉢滿,同樣營收屢創新高的機械業者,卻各個叫苦連天,直呼在新臺幣升值等因素影響下沒賺多少錢,更遑論觀光等直接受疫情衝擊的業者,還需要政府紓困救濟。

面對新的一年,許多公司宣佈大幅調薪、發送紅包時,同樣也有人還在咬牙硬撐,我們對於疫情中突圍而出的企業,給予喝采的同時,也要思考如何拉那些艱困企業一把,畢竟臺灣產業的圖譜,不是隻有臺積電或電子產業。就政府部門而言,以紓困支持企業運營的思維,也必須調整,對於一再需要幫忙的產業和個別企業,設法協助轉型或予以整並的重要性,絕不亞於經濟成長再度寫下輝煌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