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臺灣實質薪資成長鈍化的結與解

僱用人數佔比較多的住宿及餐飲、美容及美髮、用品維修等行業薪資,不及整體行業平均水準。圖/本報資料照片

主計總處日前公佈受僱員工薪資最新統計指出,雖然近三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持續超過2%,但隨着景氣復甦,加上基本工資調升及企業加薪,帶動薪資成長超過CPI增幅,今年上半年人均經常性薪資46,277元、年增2.56%,總薪資64,084元、3.74%。扣除物價之後,上半年人均實質經常性薪資43,158元、年增0.28%,三年以來首次轉爲正成長,實質總薪資59,830元、年增1.43%,增幅爲三年以來的最高。

上述統計顯示,國內受僱員工實質薪資似已擺脫「停滯」泥淖。不過,絕大多數民衆對實質薪資增幅超過通膨率卻完全無感,我們從主計總處公佈的資料進一步分析,便可發現端倪。

首先,過去20餘年以來在分享經濟成長果實上,並非整體產業受僱員工獲致雨露均沾,而是集中少數特定產業。亦即個別受僱員工所從事的行業相異或個人條件不同,其中僱用人數佔比較少的電子零件、資訊、通信等製造業及專業科學及技術、金融及保險、出版影音等服務業薪資,超過整體行業平均水準;相對僱用人數佔比較多的住宿及餐飲、美容及美髮、用品維修等行業薪資,則是不及整體行業平均水準。

其次,如果採取較能夠反映中產受僱員工薪資真相的「中位數」佔平均數之比率加以衡量。依據主計總處最新資料統計顯示,該比率從2012年的79.93%(薪資中位數44.2萬元、平均數55.3萬元),下滑至2022年的74.75%(薪資中位數51.8萬元、平均數69.3萬元)。若以2022年受僱員工817.2萬人,薪資低於中位數的408.6萬人計算,每月薪資平均數實僅有4.3萬元,明顯低於平均數5.8萬元,說明國內中產受僱員工薪資增幅呈現逐年漸緩現象。

再者,依據主計總處「事業人力僱用狀況」最新資料統計顯示,屬於較爲穩定所得的「經常性薪資」佔受僱員工每月收入來源之比重,從2016年的68.5%下滑到2022年的66.3%;同一期間,屬於較不穩定所得的「非經常性薪資」收入來源佔比,從17.6%持續上升到19.9%。也就是說,國內企業與其採取固定調整薪資給與,更傾向按照營業盈餘透過加班、獎金或紅利模式發放,藉此降低營運成本壓力。根據統計,今年3月以來製造業加班工時連續四個月維持16小時以上;其中,電子零件業更是連續三個月超過24小時,而且連續12個月維持成長。此意味着,受僱員工以「爆肝」的加班工時來換取薪資成長。

上述問題的癥結,其實是長期以來,在經濟持續成長的同時,受僱員工卻無同步分享果實。依據主計總處「勞務報酬佔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重」資料統計顯示,受僱員工勞務報酬分配佔比從2012年的45.77%,逐年下降至2022年的43.87%;相對企業營業盈餘分配佔比則是從2012年的31.82%,持續增加至2022年的36.41%。由此說明,過去十餘年以來經濟成長果實在分配上,仍然偏重企業、忽略勞工,導致絕大多數受僱員工實質薪資呈現長期鈍化現象。

這些現象日積月累之後,在無形中也造成了所得分配持續惡化。從不久之前主計總處公佈的最新資料統計顯示,前20%家庭與後20%家庭的財富比較,已經從1991年的16.8倍,劇增爲2022年的66.9倍。無庸置疑,其中最爲關鍵的原因是,長期租稅制度遭到嚴重扭曲,例如:遺產稅率的調降、財產稅率之偏低、富人稅的擱置等社會失衡現象無法正義轉型,使得富人更加容易不斷累積財富。

我們不厭其煩對這些老生常談的受僱員工薪資鈍化原因加以陳述解讀,正是希望能喚起政府的重視。行政院即將於9月3日舉行的「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所涉及之「包容成長」方向,除了總體經濟發展議題應加以檢視之外,更需要針對絕大多數民衆較關心的包括:整體富裕與個體貧窮、GDP榮景與所得分配惡化等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找出其核心癥結,特別是長期遭到扭曲的租稅政策,進而提出治標兼治本的務實政策,以及研擬更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此乃凝聚社會「信賴臺灣」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