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高科技人才培育的短中長期策略
工商社論
最近兩年,教育部因應產業界的需求,已經着手於確保並擴大,現有高科技人才的競爭優勢。以今年爲例,2月正式合併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立刻成立「產學創新研究學院」;而立法院於今年5月,也通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此外,清華大學的「半導體學院」,已經在7月獲得教育部覈准定案,而臺大和成大也將會跟進,成立高科技的研究學院。就此觀之,四個(「陽交大」算一個)頂尖大學,在既有雄厚研究實力的基礎上,投入高科技與半導體的人才培育,假以時日,人才缺口壓力,將可望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
而從10月起,大學院校陸續在實體教室上課之後,理工學院的科學教育,透過只能面授機宜的線上教學,難以達到實驗操作效果的困擾,終於得以解決。所幸至今疫情發展,受到穩定的控制,國立頂尖大學的先後投入,勢必將引導莘莘學子投入半導體、人工智慧、雲端運算、電動車、量子科技的研究領域。
以「護國神山」臺積電爲例,多年來的人才,最重要的來源,莫過於臺清交的博碩士,貢獻良多。如今,密集成立的研究學院,要滿足高科技產業的人才需求,還有三點必須正視。
首先,值得樂觀看待的是,在現有的基礎上,短期(三年,2024年)就可以培育出來第一批的碩士生。但是在中期(六年,2027年),相關的問題可能就會逐漸浮現。儘管碩士結業、再加上攻讀博士學位,指日可待;然而,六年的時間,對於需才孔急的產業界來說,值得憂慮的問題有二。其一,時間就是金錢,六年後的產業發展,在美國與歐盟各自嘗試建立完整產業鏈的現況持續發展之下,變數多,難以預料。其二,種種不確定的「非經濟因素」,尤其是來自全球政經形勢的演變,以及其可能造成的衝擊,都是操之於人。
其次,長期(九年,2030年)而言,必須重視的是,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博弈,經貿組織的RCEP和CPTPP,以及新南向政策發展,等等外在政經環境的影響因素。值得憂慮的問題有二。
其一,中長期的高科技產業,市場在哪裡?其二,相關產業的高端技術是什麼,以及如何透過屈指可數的國立頂尖大學,培訓出能夠和大陸傾舉國之力,所組建出來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隊伍」,相互抗衡。就此而言,政府必須關注的是,這些研究學院的能否永續經營,產業的興替將直接影響到頂尖大學學生的投入熱誠,尤其是可能要讀五年(或以上)的高科技專業博士。
最後,與中國大陸「由上而下」形成強烈對比,我們的科技人才培育,是由高科技產業主動投入,從企業建立集團量身打造的「研究院」、企業家自己捐贈高科技學院給頂尖大學的母校,最終促成各種研究學院,在今年的陸續設置。對於企業而言,用不同方式參與人才的培訓,研究人力是高科技產業最重要的資產,其理自明。對於國立的頂尖大學而言,響應政府的政策,既有利於產學合作和招募學生,更有助於專利資源的爭取,以及後續的技術移轉與學校財務挹注。
對於個人而言,國立頂尖大學的研究專業,畢業與高薪,兩者兼而有之;但是,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而政府的政策,則影響深遠。頂尖大學大學部的學生與家長,對於職業生涯的規劃和未來前景的展望,最近兩三年的發展,無疑會成爲參考的重要判斷依據。
綜合以觀,現階段的研究學院之績效,三年可期,六年可能要「停看聽」,必須進行階段性的檢討,而九年的長期,則需要政府更具有前瞻性的,設定宏遠的政策目標。高科技人才的培育,由於受限於國際政經環境外在影響甚巨,需要國家資源的長期穩定之挹注。
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兩難困境則是:全民可以受惠嗎?對於全體國人來說,高等教育政策爲了滿足產業人才的需求,透過政策鼓勵措施,以及教育部覈准程序「綠燈全開的專用車道」,由國立的頂尖大學做爲領頭羊,設置特定產業的研究學院,在最短的時間內,培訓特定研究專業的博碩士,投入特定的產業。從「成本與利益」的「分散與集中」的角度觀之,因應產業導向而設置「研究學院」,對於國人並不是「利益分散/成本分散」、利益均沾的「大衆政治」(majoritarian politics),而恐怕是「利益集中/成本分散」的「客戶政治」(clientelistic politics)。如何讓全民受惠,是政府在培訓高科技人才的同時,值得深思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