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我們該做美國的樣板嗎?

工商社論》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日前完成簽署,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同日有如下的陳述:「臺美此一協定的重點不在關稅調降幾個百分點,而在於它將是世界未來貿易新秩序的樣板,美國與臺灣談定了之後,會再跟其他國家談,在美國主導下,世界貿易的遊戲規則終將改變,能簽署此一協定對我們而言是好事。」

這裡的新秩序指的是要把勞工權益、環境成本、及限制政府補貼等規定放進貿易活動中,依美國的看法,昔日以犧牲勞工權益、不顧環境成本、及採用不當補貼來提升出口競爭力的方式,在新秩序裡將行不通,也就是長期以來循自由貿易所建立的供應鏈,日後將面臨挑戰。然而,這個新秩序能否順利實現還很難說,臺灣卻已先做了樣板,在新、舊秩序混沌的年代,臺灣由於是樣板,所面臨的挑戰將更甚於其他國家,福禍難料。

事實上,美國自1971年出現貿易赤字之後,除了迫使貿易伙伴匯率升值,自1995年起也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屢有新倡議,這些新倡議就是要把勞工人權、環境保護、貪污、政府投資與競爭策略納入貿易談判,然而,1996年新加坡部長會議並未接受這些新倡議,1999年WTO部長會議於西雅圖舉行,有着主場優勢,加以總統柯林頓從中斡旋,美國應該有勝算纔是,未料開發中國家羣起抗議,他們反對把環保、勞工、人權延伸到貿易,西雅圖部長會議以失敗收場,原本要啓動的千禧年回合,或稱爲柯林頓回合談判因此無法實現。至於兩年後於杜哈召開的部長會議,雖啓動了新回合談判,不過,談了20多年仍難獲共識。也正因爲如此,美國如今另起爐竈來實現他們20年前的倡議,回溯這段歷史,可以看出美國的新倡議也好、新秩序也罷,真可謂一脈相承。

美國這些倡議在西雅圖部長會議都失敗了,如今重新包裝爲「新秩序」就會成功嗎?從各國追求貿易利益的觀點而言,這個新秩序要成功仍得說服開發中國家,然而開發中國家沒有美、歐的資本以及技術,所仰賴的正是廉價的勞動力、長的工時來賺取微薄的收入,以美國觀點來談勞工權益自然是理直氣壯,然而處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條件,這些倡議實爲天方夜談,是在扼殺他們僅存的一點生存機會,西雅圖部長會議自然是要失敗的,原因在於雙方認知差距過大。

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於法國舉行,賽前有人抗議比賽用的足球是由巴基斯坦的童工所縫製,以美國的勞工標準來看,這自然是不行的,於是法國政府要求供應商轉向他國採購,巴基斯坦因此失去了這一筆訂單,禁止採購童工縫製的足球,看似在保護兒童,然而失去縫製足球工作的兒童真的因此就能快樂去上學嗎?並沒有,他們可能被迫從事更危險的工作,根據世界銀行調查,有很多兒童後來淪爲乞丐或童妓。美國這套勞工標準表面上是要帶給世人公平、正義,但實際上反而讓他們的日子更加難過,原因在於他們的處境和美國有天壤之別,如今美國以「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爲貿易新秩序的樣板,不就是在重蹈西雅圖的失敗嗎?

這個倡議只有在一種情況下能成功,那就是世界各國的所得水準、生活品質相去不遠時,但以目前富國愈富,窮國愈窮的情況,這個倡議要擴大到全球,有所不可能也。從這些年多邊貿易談判難以取得共識,自可明白其中的道理。

此外,自由貿易與公平貿易,何者更吸引人?顯然是自由貿易,有哪個國家不想獲取貿易利益,200多年前亞當斯密就說了:「我們能夠享受豐盛的晚餐,並非釀酒師及麪包師傅的仁慈,而是由於他們關切自身的利益。」未來是公平貿易佔上風?或者是自由貿易仍舊獨領風騷?是美國的新秩序主導全球?或者是那一隻看不見的手繼續引導全球經濟活動?仍待觀察,但我們相信市場的力量仍在列國之上。

在這個局勢混沌之際,府院當局讓臺灣成爲美國貿易倡議的樣板,並不明智,當其他國家仍循自由貿易體制向前走,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取得零關稅優勢時,我們卻簽署了一個做美國新秩序樣板的協定,自非聰明的抉擇。翻開WTO的統計,我們可以發現韓國輸美農產品有97.7%享有零關稅,輸美工業產品也有94.9%享有零關稅,這是因爲韓美簽有自由貿易協定(FTA),反觀臺灣輸美農產品享有零關稅的比率只有36.8%,工業產品輸美享有零關稅的比率也只有69.4%,與韓國相去甚遠。同樣和美國籤一紙協議,誰獲得更大的利益?不言可喻,我們當美國的樣板真是好事嗎?幾個百分點的關稅調降真的不重要嗎?政府應深思,也應對國人解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