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在能源供需報告中 呼喊賴總統的政治決心
風電國產化採購承諾了,但在地供應鏈仍等不到訂單,真正受害的是企業綠電用戶,因爲要獲得綠電又難又貴。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需要足夠的電,且是充足的綠電,這是總統賴清德施政的當務之急。在全球人工智慧(AI)強勁需求帶動下,臺灣作爲AI供應鏈關鍵成員,用電需求將大增;另一方面,在國際淨零碳排趨勢下,AI供應鏈也非導入綠能不可。
如何獲得充足的綠電?目前技術較成熟、規模較大、較具商業可行性的再生能源來源是離岸風電,政府也持續推動中。然而,我們的離岸風電建設,趕得上產業的綠電需求嗎?這個問題,取決於賴政府是否有足夠的政治決心和魄力投入改革。
根據經濟部近期公佈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我國綠電佔比20%的目標要到2026年11月才能實現,晚於蔡政府當初設定的2025年。值得留意的是,若我國綠電目標要在2026年底如期實現,就離岸風電而言,這表示目前興建中的海龍風場、臺電二期風場,以及尚處於開發階段的海峽風場第一期都要能順利完工併網。我們認爲,經濟部的報告恐怕過度樂觀。
其實,2026年也是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1期原先規劃的首年併網年度,但這個目標現已棄守。這是區塊開發招標一連串政策設計失誤所致,否則2026年達成綠電佔比20%應非難事。
此外,經濟部在報告中預估2030年累積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將爲11.396GW,也就是押注在2029至2030年間,離岸風電3-1期和3-2期都能完工併網。然而,熟悉產業現況的人都知道,3-1期風電容量分配了,但兩年來並無太多進展;國產化採購承諾了,但在地供應鏈仍等不到訂單。而真正受害的是企業綠電用戶,因爲要獲得綠電又難又貴。
再者,企業用戶難以接受企業綠電採購協議(CPPA)的高報價,也導致離岸風場業者的商業模型難以建立。即便經濟部已爲業者修改遊戲規則(如延後併網年度),或研議擴大不可抗力及不可歸責條款的樣態認定,乃至於國產化價格過高開發商都有機會免除相關履約義務,亦或鼓勵公股行庫出面救援等。量身訂做至此,若離岸風電發展仍未見成效,政府就該思考是否開錯藥方。
針對剛落幕的3-2期風場標案,已有評論指出選商規則導致「越競爭越貴」的現象。因爲開發商不是bid to build(以完工爲目標來投標),而是bid to win(以贏得標案爲目標來投標)。換句話說,制度驅使業者爲了成功爭取標案,必須超越商業可行性的極限承諾國產化項目。未來3-2期CPPA報價恐怕也不會太便宜,倘若企業不願買單,將連帶影響風場業者的融資貸款,屆時又要回頭請求政府協助。
我們先前曾指出,3-2期開發商下一次與政府官員的會議,議程可能仍是:「協助業者減輕國產化義務、通案進行展延、協調公股行庫融資、降低規費費用、呼籲企業提高購電預算,甚至希望政府補貼等等。」這些預言是否成真?很快便見分曉。官員們對能源供需報告提到的2030年綠電裝置目標能否達標其實心知肚明,只是「裝睡的人叫不醒」。直白地說,若無法破釜沉舟地改革,只想在現有機制上做瑣碎調整,最後恐怕仍是白忙一場。
自從新政府上任後,能源及電力供應已成爲輿論熱議的焦點。增加低碳電力供應,地熱或氫能非常關鍵,但就技術成熟度而言,那可能是2035年,甚至2040年以後的事;5~10年內的低碳電力就只能考慮核電或天然氣。即便社會對重啓核電漸有共識,也要花數年延役,更關鍵的是,核電是否符合企業使用綠電的定義,又是另一回事。
至於燃氣供電,則需要面對天然氣供應來源及庫存天數受限的潛在風險。國際天然氣價格在疫情和烏俄戰爭後居高不下,導致近年臺電發電成本顯著增加。縱使近年臺電虧損並非全是天然氣所造成,但若臺灣過半供電需仰賴燃氣發電,對臺電經營及我國能源安全的風險也將提高。若大規模、相對穩定的離岸風電能儘早上線,則仰賴燃氣供電的潛在風險也就能越快降低。
臺灣的能源轉型,不缺方法,而是缺改革的魄力和決心。核能是否重啓?會不會缺電?綠電夠不夠?只要政府能爲能源轉型路徑建立明確的方向感,社會的疑慮自然會逐漸消除。賴總統提出的「第二次」能源轉型,可能是臺灣「最後一次」轉型機會。環境部長彭啓明日前提到,由於全球暖化,臺灣2050秋冬恐怕剩三個月。加快綠能、邁向淨零,不只是要爲臺灣產業奠定下一階段的競爭力,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留給下一代每年只有三個月秋冬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