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白皮書憂5缺 促開兩岸國是會議

全國工業總會8日發表「2023年工總白皮書」,工總顧問徐遵慈(左起)、顧問李堅明、副理事長何壽川、副理事長林明儒、理事長苗豐強、監事會召集人潘俊榮、副理事長詹正田、常務理事何事語及秘書長陳益民列席說明。(範揚光攝)

工總2023年度白皮書重點摘要

工總昨日發佈《2023年度工總白皮書》提出「臺灣6需」及「8項行動策略」,工總理事長苗豐強直言,臺灣面臨9大挑戰,過去工總提過的五缺問題,現在更嚴重,呼籲總統參選人重視工總白皮書。他強調,工總會員高達100萬人,雖不涉及選舉,但是工總會關心參選人會如何帶領國家。

工總直言,政府對陸政策之所以常顯得被動及左支右絀,主因臺灣長期以來缺乏對大陸的基本共識,加上面臨到大選因素的制約,以致政府只能制定「防弊」而非興利,經常是「被動因應」而「非主動出擊」。

工總首度力促政府委託具公信力的民間單位,邀集國內主要政黨、團體,在明年臺灣選後、520新總統就職之前,召開「兩岸國是會議」,凝聚跨黨派的對陸政策共識,強化對話管道、確保臺灣和平穩定。

工總綜合整理產業界的意見於昨日提出白皮書,認爲臺灣正面臨9大挑戰,包含臺灣正在進入超高齡社會;地緣政治風險壟罩;全球供應鏈在國安、韌性、淨零碳排下持續移轉;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不易;五缺問題更加嚴重;氣候風險威脅日深;基礎建設落後;教育失衡與學用落差導致人才空洞化,最後則是人工智慧技術帶來新挑戰。

工總認爲,政府只有務實面對臺灣「前瞻務實的經濟戰略」、「長遠確實的教育規畫」、「友善合時的營商法規」、「和平暢通的國際環境」、「先進韌性的基礎建設」與「高效廉能的民主政府」等6需,才能引領產業和社會永續發展。

工總同時提出8大行動策略,分別是打造臺灣成爲區域運籌中心、建立「幼有長、壯有用、老有終」的厚生經濟、恢復兩岸交流對話、強化基礎建設、協助產業進行數位淨零轉型、重新檢討國家能源配比、優化移民政策、善用人工智慧推動產業升級。

對於工總建言,國發會逐一回應,強調政府已檢視當前能源政策,就人口及移民政策進行整體規畫,針對半導體、人工智慧、循環經濟等五大領域,有效進行重點領域專業人才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