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召開兩岸國是會議 促進和平融一

旺報社評

工業總會發布《2023白皮書》建議政府,明年大選後、520新總統就職前,委託具公信力民間單位,邀請主要政黨、團體召開「兩岸國是會議」,凝聚跨黨派大陸政策共識,建構與大陸對話、確保臺海和平穩定的戰略。工總這份報告透過翔實的資料,列舉臺海兵兇戰危對臺灣經濟與國際競爭力的損害,建議召開「兩岸國是會議」,可謂發自肺腑。

超越體制 凝聚臺灣共識

工總是臺灣乃至兩岸最具話語權與影響力的工商團體,其團體會員不僅是臺灣產業的支柱,也是大陸臺商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總《白皮書》對兩岸關係的建言是會員訴求的彙集,兩岸政府都應謙卑聆聽。工總疫後積極穿梭於兩岸政商界,向雙方高層傳遞訊息。

俗話說在商言商,商人一向避免介入政治爭議,但工總《白皮書》指出,臺灣內部對兩岸溝通對話是否一定要有「政治前提」存在分歧,長期以來臺灣社會對大陸政策缺乏基本共識,導致兩岸關係陷入惡性循環,因而提出召開「兩岸國是會議」、凝聚臺灣共識的訴求。可以感受,工商界對兩岸瀕臨戰爭的憂心。

工總有關「兩岸國是會議」的建言,點出兩個重要問題:第一,如何凝聚臺灣前途的共識?這是兩岸探討未來政治安排的前提,臺灣內部若永遠各說各話、相互拉扯,陷入兩極化困境,兩岸關係不可能穩定。第二,臺灣政黨政治體制下,兩岸須尋求兩岸關係前途共識,兩岸任何和平方案(或臺灣方案),都需要透過「共識決」,而非「多數決」產生,否則很可能得而復失。

國是會議在臺灣政治史上曾扮演重要的角色。蔣經國於1980年代邀請海外學者來臺舉行國是會議,開啓政治改革之路,1990年野百合學運後,李登輝邀請國民、民進兩黨舉行國是會議,達成《憲法增修條文》共識,無論是「國家統一前」、「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等對兩岸定位」的表述,還是總統、國會直選的制度安排,都爲此後30多年的政治發展與兩岸交流紮下穩固的基礎。蔡政府上臺後也曾召開司法改革與年金改革國是會議,但不肯謙虛尋求共識,以霸王硬上弓方式強推民進黨版方案,反而激化朝野矛盾,造成社會動盪,種下2018年九合一敗選的禍根。

對話大陸 兩岸心靈契合

國是會議並非體制內行爲,而是先在體制外彌合分歧,再回到制度內實現,是一種開放性的政治運作模式。國是會議超越體制,只能是任務導向的臨時性質,不能凌駕於憲政體制,面對重大性社會分歧或朝野對抗性議題時,確實是解決分歧與對抗的有效途徑,但前提是執政黨不能有私心。這就可以解釋,爲何蔡政府不敢召開「兩岸國是會議」,因爲民進黨明知「抗中保臺」與《臺獨黨綱》絕非主流民意,卻爲一己之私而堅持到底。

從制度設計角度來看,國是會議和大陸「政協會議」系出同門、程序近似。兩者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由國、共、民盟等黨派舉行的政治協商會議,中共後來雖推出「新政協」與政治協商會議相區隔,但兩者確有傳承關係;其次,國是會議、政協會議都邀請多黨派、多團體參與,均設有分組會議、小組協商等環節,目的是凝聚共識。只不過,大陸政協具有統戰職能,根本目的是說服各方服從中共決策,臺灣國是會議則具有開放性,執政者必須採納民間意見、接受在野黨提案。

臺灣社會聞「民主協商」而色變,根本上還是對大陸的不信任。如果大陸能從「兩岸和平國是會議」的高度,借鑑兩岸在政治協商和國是會議的制度邏輯,推動兩岸各黨派與各界團體平等、坦率對話,或許能爲兩岸心靈契合式融合統一開闢新路。工總呼籲政府明年選後召開兩岸國是會議,屆時大陸若能派人蔘加,其格局與影響力將大爲提升,或由大陸邀請臺灣原班人馬到大陸舉行兩岸間的國是會議,或能爲兩岸關係開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