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和平纔是兩岸硬道理

旺報社評

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宣示最新立場與未來5年發展目標,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隨即在一場論壇活動中表示,習近平正帶領中國朝更「激進」、「侵略」的方向發展,決心「加速對臺統一」進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批評布林肯的說法,「不是對『一箇中國』承諾的重申,而是對承諾的篡改」。兩人各說各話,大陸「加速統一」的說法,再次引起各方關注。

盡最大努力爭取和統

布林肯論及臺海局勢時表示,「近年北京對臺灣問題的態度出現變化」,他說:「中國已經做出根本性的決定,不再接受現狀,決心在更快的時間內實現統一」。他還說,中國願意不惜一切代價取得臺灣,「如果和平手段不起作用,就採取脅迫手段,如果脅迫手段還是不起作用,那麼也許會採取武力手段。這正是深刻地擾亂現狀,並造成巨大緊張的原因」。

汪文斌歸咎美國,認爲是美方一直在「篡改」對一中的承諾,不但違反與臺灣保持非官方關係、逐步減少對臺售武的承諾,近年更大幅放寬美臺官方交往,衆議院議長裴洛西甚至不顧中方強烈反對「竄訪臺灣地區」。中美建交以來,售臺武器的規模和性能不斷提升,總額已超過700億美元。

布林肯和汪文斌的對話完全沒有聚焦,唯一的共同點只有「武力」,或者說是「戰爭」。布林肯認爲大陸最終可能使用武力來達成統一的目標。汪文斌則反駁,是美方違背一中原則,不斷提高對臺售武的質量,才讓兩岸不斷惡化,而升高到戰爭的可能性。

大陸憂心美國不斷軍售臺灣,讓民進黨政府可以「以武謀獨」,除了過去軍售總額超過700億美元之外,不久前《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欲將臺灣變成巨大武器庫」。美國官員認爲,大陸若發動攻臺行動,即使美國決定出兵,臺灣自身也需擁有充足武器抵禦,以支撐到美方或其他國家介入。

日本經濟新聞也報導,拜登政府正在考慮與臺灣聯合生產武器,幫助臺灣提高武器的產能,增加武器的儲備,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強化對北京的威懾。報導中還說,美臺聯合生產武器的初步討論已經開始。

失去和平就失去一切

可以說,外媒關注的都是臺海武力與戰爭的面向,極少關切兩岸能否和平相處的議題,即使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還是強調「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且「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是,外界似乎只聽到他說的,「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儘管習近平還說,武力的使用只是針對極少數臺獨與外國勢力,可是就是這些臺獨與外國勢力結合,才讓臺海無法維持平靜。

事實上,兩岸的和與戰,從去年3月美國前印太司令戴維森向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表示,「中國想在這10年內,事實上,在未來6年內拿下臺灣」的預言之後,2027年幾乎已經成爲美軍高層預設大陸武統的時間點,爲了搶在這個時間點之前「武裝臺灣」,讓臺灣有能力抵抗大陸,各種「刺蝟戰略」、「武器庫」,甚至聯合生產美式武器論都一一出籠,這纔是讓臺灣變成「全球最危險的地方」。

美軍各種「武裝臺灣論」,到底是真的想要保衛臺灣,還是美軍想爲美國軍工企業體找出路,或者爲了爭取更多國防預算,而做出各種臺海戰爭的想定。

但是現實上,臺灣民意一直有高達7成的比率希望兩岸能夠和平相處,即使在8月初大陸對臺發動圍島式軍演,臺灣人民也不認爲臺灣是最危險的地方。

臺灣所有的成就,包括人文薈萃的多元社會、護國神山的臺積電與全球首屈一指的半導體產業,都建立在70年來的和平基礎上,失去和平就失去一切。兩岸不是無法共享和平,喊戰叫危反而讓臺海變成「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只要外界不再對臺海局勢加油添火,兩岸應該會有智慧處理好臺灣問題,甚至能夠讓臺海變成「最和平的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