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愈來愈少 增預算到底忙啥

陸委會近日預告修訂相關辦法,明訂未來海基會人事薪資等,在部分情況下,個別薪資還可能越來越高。(本報資料照片

海基會3大功能協商交流服務」,民進黨執政,以及疫情攪局,眼看只剩「服務」,功能性大幅減弱,但整體預算編列反而更多。其實預算編得多也不打緊,重點是要有做事,特別是當前兩岸低迷,海基會更應扮演好橋樑角色,纔對得起老百姓納稅錢

無論是藍綠政府執政,海基會每年度預算審查,都會成爲話題原因不外乎高昂的人事費用支出,約莫佔總支出比率5成,根據明年度人事預算編列換算,平均每名員工年人事費達137萬,但海基會如今的工作任務,是否真值得花上1億4285萬的人事支出?

海基會與其他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性質定位並不相同,主要扮演政府在兩岸間白手套角色,然而當前兩岸關係低迷,海基會高層過去肩負政府授權的的談判協商重要任務爲「零」。

至於兩岸各項交流,政治氛圍所致,官方民間活動自然減少許多,加上新冠疫情仍未有停止的跡象短時間大陸訪團人員來臺限制不會放寬,海基會可說只剩下文書驗證以及軟性的服務工作。

如今領取部長次長高薪的海基會高層主管最大的任務就是與臺商陸配陸生交流聯絡感情,但在業務已經夠少的情況下,海基會連行之有年、與媒體交流維繫關係的「吹風會」也乾脆不舉行,一停就是大半年,引起陸委會官員關心」,海基會究竟在忙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