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要求國公營事業釋出土地 續推「亞洲新灣區」
高雄市長陳菊連任,25日一早舉行就職典禮,她表示,4個月前歷經半世紀以來最大的石化氣爆,高雄並沒有放棄,轉型勢在必行,推動亞洲新灣區第二階段建設,包括流行音樂中心、旅運中心、臺灣第一條輕軌等,也會要求國公營事業釋出土地,活化利用土地讓市民共享。
陳菊一開口先感謝高雄市,用近百萬張的選票給予肯定,強調高雄要推動亞洲新灣區第二階段建設、油槽遷移,這些建設都會爲高雄創造全新產業與就業機會;許多國公營事業盤據市區土地,外部成本提高也阻礙地方發展,她會想辦法與各單位協商,處理污染與工安問題,要求釋出土地活化利用,也會繼續爭取與港務公司共同開發港灣水岸,發揮高雄港口優勢。
從愛河、駁二、港區等名字,就可以一窺高雄的改變,陳菊說,愛河從垂死的河流搖身一變,成爲河川生態復甦、水岸景觀改造的典範,駁二從何無意義的編號,轉而成爲城市的文化深度,港區也是國際建築聚集所在地,是亞洲新灣區的地點,「高雄從勇敢定義自己開始,改變每個名字背後的意義,創造城市翻轉的典型。」
演說的最後,陳菊說,高雄推動區區有公車、30分鐘生活圈等措施,實現「高高平」的目標,現在要進一步、更細緻地達成「城鄉、區域的均衡發展」,這不是齊頭式的平等,而是以各區域各自發展的特色,以最充份適當的資源配置,來達成每一個區域的共榮發展。
【陳菊就職演說全文】
首先,感謝全體高雄市民用將近百萬張的選票,在這次的選舉給高雄進步的力量肯定。雖然4個月前,我們剛歷經半世紀以來最大石化氣爆的挫折險阻,但我們從未放棄,我們堅定向前,對高雄的持續進步、不斷革新,我們展現決心。每一張選票,都代表着市民朋友與市府團隊對於翻轉高雄城市宿命、實現高雄轉型的共同期盼。過去,高雄,已經一直向前;未來,高雄,還要不斷向前。
高雄,也像是一本神奇的大辭典,它裡面記載了一個個名詞,意義的翻轉流變,每一個名字後面,都見證了城市革新、不斷向前的奇蹟。
像是「愛河」這個名字,過去象徵的是工業城市裡垂死的河流,甚至一度是臺灣環境污染的代稱;如今,它所代表的是,河川生態復甦、與水岸景觀改造的典範。
像是「駁二」這個名字,過去它是一個接駁碼頭的名字,只有毫無意義的編號,與日趨凋敝的廢棄倉庫;如今它是城市文化深度的指標,臺灣創意經濟的關鍵字。
像是「港區」這個名字,過去關於它的想像,只有貨運的吞吐、重型機具的起降、碼頭工人的汗水;如今是標竿式國際建築彙集的所在,也是高雄城市發展的動力引擎。它更有了新的名字,就是我們的「亞洲新灣區」。
甚至是「高雄」這個名字本身,也有了全面性的改變。過去它帶給人的聯想,就是一座大工廠,是重工業發展的犧牲品,是環境成本的承擔者;如今的高雄,是以景觀美學、生態宜居、文化創意著稱的嶄新都會。
從勇敢定義自己開始,改變每個名字背後的意義,創造城市翻轉的典型。這,就是高雄一直向前的軌跡。
當然,走過這一切,更讓我們深深覺得,高雄轉型的使命必須繼續實現。尤其經過石化氣爆的重大挑戰,並沒有挫折我們的理想,反而更感受到,必須加速這個轉型的進程。
緊接着,我們要進入亞洲新灣區第二階段建設的實現,包括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旅運中心、臺灣第一條輕軌等重大建設陸續完工,以及接續要進行的油槽遷移,都將使水岸樣貌徹底改造。衆多關鍵建設的投入,爲高雄創造全新產業與就業機會,也讓高雄以嶄新面貌迎接未來。
另外,現在的高雄,還有許多國公營事業盤據市區土地,不但利益未歸屬地方,同時帶來的外部成本,也阻礙高雄的發展。接下來我們將與各個國公營事業單位協商,處理污染與工安的問題,並爭取進行合作,要求他們的土地都要釋出,活化利用,讓利益與市民共享;同時在港灣水岸的再造,我們也會繼續爭取與港務公司共同進行開發,讓高雄的港口優勢,更加徹底發揮。
再來,過去我們推動區區有公車、30分鐘生活圈等等措施,實現「高高平」的目標,現在要進一步、更細緻地達成「城鄉、區域的均衡發展」。這不是齊頭式的平等,而是以各區域各自發展的特色,以最充份適當的資源配置,來達成每一個區域的共榮發展。讓生活在高雄這片土地的每一位市民,都能感覺到光榮、感受到幸福。
除了有形的建設,我們更希望能爲臺灣,開啓可長可久、值得參考的城市治理模式。
執政以來,市府團隊所推動的市政作爲,都是經過嚴肅的討論與研究,然後堅定有力地踏出步伐。長久、穩定的政績,就是我們提出願景的基礎所在。這幾年來,高雄走出屬於自己特色的城市發展道路,我們的城市治理經驗更獲得廣泛的肯定。隨着臺灣城市治理交流網絡的成形堅固,我們願意將這樣點點滴滴累積的高雄經驗,透過這個網絡散播出去,奉獻給整個臺灣。
過去的進步,就是未來繼續向前的最好擔保。請大家繼續給高雄支持,讓這座城市成爲帶動臺灣前行的美好力量。高雄,因爲有你們而偉大!在此深深感謝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