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茗仍沒有走出舒適區
近日,市場消息稱,BOSS直聘網站顯示古茗同時在上海和南京招聘HR和人事專員以及拓展顧問等職位。工作地點前期顯示在杭州區域,但明確標註“負責市場的新區域和新客戶開發”,而針對的城市則是上海和南京。
2月20日,古茗方面告訴界面新聞,目前沒有相關的計劃。界面新聞在BOSS直聘網站上看到,古茗在南京開放了銷售經理相關職位,但上海則暫未有信息顯示。
古茗於2010年在浙江台州開出第一家門店,但15年過去,這個在2月成功登陸港交所的品牌至今還沒有開進上海與北京,這放在整個新茶飲行業裡都是個“異類”。
古茗創始人王雲安曾對此解釋稱,對於河北及北京而言,古茗的供應鏈和倉庫還未能觸達,而上海奶茶行業競爭激烈,需要思考差異化,且外賣需求佔比更大。
與一衆茶飲同行不同的是,古茗在門店佈局上採取地域加密策略。
“在一個城市,要麼不開店,要麼就會密集開店。”王雲安曾這樣對外闡述古茗的開店策略,而招股書中稱,在單一省份的門店超過500家,則表示該地區具備了凸顯規模效應的基礎,稱之爲關鍵規模,並藉助在已具有關鍵規模的省份所積累的經驗和優勢,策略性地進入鄰近省份。
目前,古茗在全國範圍內還有17個省份尚未佈局。
但供應鏈佈局與加密策略仍無法完全解釋,一個新茶飲頭部品牌爲什麼就是不進上海、北京。事實上,在古茗最新的招股書裡,它已經將門店開去了河北,供應鏈體系要觸達北京並非難題,而上海周邊早已被古茗包圍。
一個可能是,上海與北京確實成本太高、競爭太激烈了。
奈雪的茶2024年中報顯示,上海與北京是其直營門店中同店表現最差的兩個市場。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上海的門店經營利潤率僅爲2%,北京則爲1.5%,而同期西安市場能做到19.1%,大本營深圳則爲15.9%。
連創始於上海的滬上阿姨都很少佈局這裡。滬上阿姨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6月其全國門店數量爲8437家,而上海門店數量僅爲87家,北京門店數量則爲175家。
作爲中間價格帶奶茶的代表,古茗的基本盤是下沉市場。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底,古茗78.8%的門店位於二線及以下城市,在大衆現製茶飲店門店數目排名前五的品牌中佔比最高。截至2024年9月30日,該佔比進一步增至80%。與此同時,其一線城市門店佔比僅爲3%。
古茗在下沉市場其實也經營得不錯。古茗在招股書中稱,2023年古茗加盟商的單店經營利潤爲37.6萬元,單店經營利潤率達20.2%,而同期其他大衆茶飲約爲10%-15%。
但問題也在於,這一利潤水平對於3、4、5線城市而言可行,但如果去到一線城市或許很難吸引足夠多的加盟商。而對此前全力籌備港交所上市的古茗來說,貿然挺進上海、北京不確定性因素衆多,一旦表現不好或許會影響資本市場的判斷。
不過,古茗也曾試水過上海市場。2024年6月,古茗在上海外灘金融中心附近開過一家戀愛向手遊“戀與深空”主題聯名快閃店,僅開放3天。在聯名IP熱度以及古茗稀缺性的加持下,這家只提供3款飲品的快閃店一度爆單8000杯,#做不完,根本做不完#、#古茗員工要碎了#、#農茗工#等話題在當時頗具討論度。
目前看來,已經登陸資本市場的古茗或許仍在等待一個恰當的時機挺進北京、上海,重現快閃店的火熱,以提振品牌聲量。畢竟它眼下面臨的是一個更加複雜的競爭局面。
2月12日,古茗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這哥繼奈雪的茶、茶百道之後的“新茶飲第三股”,首日發行價定在9.94港元,收盤卻跌至9.3港元,跌幅6.44%,仍未擺脫新茶飲企業上市首日即破發的窘境。
資本市場“不愛喝茶”也由於,2024年的新茶飲市場,隱約可見觸頂時刻。窄門餐眼截至1月15日的數據顯示,“奶茶飲品”行業門店總數達39.3萬家,近一年新開11.1萬家門店,其中,淨增長顯示爲-3.88萬家。
身處茶飲連鎖競爭最爲激烈的中間價格帶,古茗也很難獨善其身。據古茗招股書,其單店日均GMV,在2021年至2023年經歷了從6000元、6200元、6800元的連續上升之後,2024年前三季度出現首次下降,至6500元,下降幅度爲4.4%。
在加盟商流失方面,在2021年-2024前三季度,古茗加盟商流失率分別爲6.2%、6.7%、 8.3%及11.7%。古茗對此的解釋是,新加入的加盟商的流失率通常較高,而2021年至2023年新加入的加盟商數目一直上升;2024年茶飲行業整體放緩及競爭加劇。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預計2024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將達3547.2億元,同比增長6.4%。新式茶飲行業已從初期的快速擴張、激烈爭奪份額的“跑馬圈地”階段過渡至注重精細化運營的存量競爭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