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一年3萬人死於空污!環團批PM2.5標準太寬 環保署:標準與日本一致

環團質疑,臺灣並未針對PM2.5加嚴管理,形同無效檢討。(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今(10日)指出,臺灣並未將細懸浮微粒(PM2.5)加嚴管理,形同無效檢討,更直指,若長期暴露在濃度PM2.5之下,推估國內每年約有3萬人死於空污。對此,環保署表示,近年已持續進行PM2.5及前驅管制減量工作,現已有良好成效,目前我國PM2.5年平均值15μg/m3,並將WHO的建議值10μg/m3作爲長期努力的目標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今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即使加拿大PM2.5年均值只有6.1,每年仍有近1.5萬人死於空污,換算臺灣目前年均值15的標準,推估每年約有3萬人因空污死亡。

▲環保署表示,臺灣增訂PM2.5年平均值15μg/m3及24小時值35μg/m3之標準,與日本一致。(圖/記者林敬旻攝)

對於環保團體質疑PM2.5品質標準一事,環保署表示,臺灣已於101年增訂PM2.5年平均值15μg/m3及24小時值35μg/m3之標準,雖與美國12μg/m3、WHO最終目標10μg/m3仍有差距,但已與日本一致,較歐盟、韓國大陸香港等地嚴格,將持續以務實可行方式,進行空氣污染物減量工作以及空氣品質標準之檢討。

環保署說,空氣品質標準的訂定依據WHO建議,各國訂定空氣品質標準,應考量當地空氣品質對於人體健康風險污染源現況、確實可行技術社會經濟發展等相關因素。而依美國訂定空品標準的經驗,在全國年平均達成符合標準值後,才務實啓動研討下一階段目標的工作。

環保署也說,目前已推動「清淨空氣行動計劃」,持續進行PM2.5及前驅物管制減量工作,現已有良好成效。截至11月底,全國手動測站PM2.5年平均濃度統計爲16.2μg/m3,已較106年18.3 μg/m3、105年20.0μg/m3、104年22.0μg/m3爲佳,顯示目前我國訂定PM2.5空品標準年平均值15μg/m3系屬務實可行,且透過相關污染管制作爲達成,並將WHO的建議值10μg/m3作爲長期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