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權力交接奧巴馬給特朗普“挖坑”

新華社華盛頓1月3日新媒體專電(記者陸佳飛)在離任前的最後日子裡,美國總統奧巴馬內政外交方面小動作”頻頻,與候任總統特朗普不斷較勁。這與兩人去年11月10日就權力交接事宜舉行首次會晤時有關將竭力完成平穩交接的承諾相悖。分析人士認爲,奧巴馬的這一系列舉措旨在限制與本黨政見相左的特朗普,保護自己的執政遺產

【內政上阻擊】

內政方面,奧巴馬政府過去數週主要在環境保護和移民等方面阻擊未來的特朗普政府。奧巴馬去年12月下旬在環保問題上連出“重拳”,宣佈禁止在大西洋和北冰洋部分海域開採油氣,並不顧共和黨強烈反對,新增兩個國家保護區,限制保護區附近的油氣開採。

爲吸引中西部“鐵鏽帶”選民支持,特朗普曾表示將廢除奧巴馬出臺的“損害就業機會”的環境和能源政策。但僅就奧巴馬去年12月的兩個環保舉措來看,特朗普要推翻前任環境政策的難度較大。白宮明確指出,特朗普要推翻油氣開採禁令,只能依靠冗長司法程序,而無法通過總統行政令或國會立法實現。

奧巴馬政府最近還正式廢除了小布什時期遺留的要求美國境內男性穆斯林移民註冊的出入境登記系統。這一系統於2011年停用,奧巴馬此次徹底廢除,使特朗普將來新建類似系統時無藍本作參照。

此外,奧巴馬政府還在最後時刻繼續尋求轉移古巴關塔那摩監獄囚犯,以期使特朗普等共和黨人最終不得不關閉關塔那摩監獄。

【外交上制約

民主黨人卡特任總統時起,很多美國總統會在任期最後時刻推出所謂“子夜法例”和行政令,以確保自己的政績不被繼任者輕易推翻。但與前任總統着眼內政遺產不同的是,奧巴馬此次在外交政策上也接連向特朗普出招。

去年12月29日,奧巴馬以俄羅斯通過網絡手段干預美國總統選舉爲由對俄進行制裁,宣佈驅逐35名俄外交人員。12月23日,聯合國安理會就敦促以色列停止一切定居點活動決議進行表決時,奧巴馬政府一改以往在定居點問題上動用否決權庇護以色列的做法,投棄權票爲該決議放行。

關於俄羅斯是否干預美國選舉,特朗普至今與美國政界的主流看法相左。他還數次讚揚俄總統普京,與華盛頓政治圈目前盛行的反俄思潮背道而馳。在巴以問題上,特朗普暗示自己或將背離國際社會共識,將美國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以色列單方面主張的首都耶路撒冷。他提名的美國駐以大使支持以色列定居點活動並強烈反對以“兩國方案”解決巴以衝突。

觀察人士指出,奧巴馬在外交上制約繼任者,主要是迴應特朗普在美俄關係及巴以問題上的姿態。在美俄關係方面,儘管特朗普可以將前任通過行政令發佈的對俄製裁一筆勾銷,但這意味着否定美國情報界的分析並與國會直接對抗,特朗普因此將在執政初期面臨是否要承擔巨大政治風險的難題。在巴以問題上,儘管美國國會議員大多反對奧巴馬政府停止庇護以色列的做法,但特朗普新政府若要改變風向,將面臨來自國際社會的巨大壓力。

【未來分裂加劇】

據美國媒體報道,白宮在對俄製裁和安理會涉以決議投票問題上並未與特朗普團隊充分溝通,而特朗普在安理會投票前公開要求奧巴馬投否決票,出現美國政界罕見的現任總統與候任總統公開叫板的“雙總統現象”。

此外,奧巴馬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若沒有憲法限制自己可以參加2016年總統選舉,他將肯定可以擊敗特朗普。特朗普則立刻指責奧巴馬利用“煽動性”言論和政策障礙造成權力交接不暢。

2016年大選被認爲是美國總統選舉歷史上“最分裂”的選舉之一。儘管奧巴馬和特朗普在大選後表示要努力彌合黨派分歧,但分析人士指出,兩人在權力交接期間的摩擦或預示着未來美國將出現更加分裂的政治局面

美國杜克大學政治學教授、小布什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彼得·菲弗告訴記者,奧巴馬和民主黨過去8年大力推進革新,奧巴馬本人又尤其重視“身份政治”,除傳統白人外,美國其他族羣都因身份和利益結合在了一起。這進一步加劇了本已嚴重的美國黨派分歧和政治極化現象。

菲弗認爲,特朗普的勝選一定程度上是白人羣體和共和黨保守派對過去8年奧巴馬政策的一種強勢迴應,即特朗普也激起了另一方的“身份政治”意識,其結果將是更加分裂的美國政壇和社會。

(原標題:觀察|權力交接 奧巴馬給特朗普“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