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團隊神救援 一甲子老宅從爛尾樓變都更指標

歷經15年,美亞採吉經過前手公司經營不善、瀕臨破局邊緣,從不良債權完工交屋,成爲都更案成功起死回生的典範案例,箇中經驗值得學習。(圖/財訊提供)

驕陽似火的5月,97歲的匡伯伯等了15年的老家都更,歡喜交屋;93歲的塗伯伯手拿新家權狀,一直不停地道謝。兩位耄耋之年的長輩,難掩如同烈日般的熾熱心情。

根據《財訊》報導,臺北市永吉路巷內的「美亞採吉」新建案,前身是中油提供員工購買的宿舍,總共12戶的連棟2樓平房,屋齡62年。地主塗小姐回憶,磚造的老房子比她的年紀還大,儘管充滿許多兒時點滴,但是蟑螂、老鼠透過與鄰居相連的的排水溝,到處「串門子」,只能在排水孔上不停黏膠帶阻擋。「我們從簽約到拆房子,合約躺在抽屜10年,我媽等不及就過世了。」塗小姐遺憾地說。

如今,「美亞採吉」以兩棟地上12樓、地下3樓的日式簡約新穎設計風格,聳立在周圍矮樓老舊的房子旁,顯得格外宏大華美。就都更案來說,「美亞採吉」不是基地最大,僅453坪,也非超級豪宅,單坪售價約100萬元,但絕對是業界討論度最高的個案。

波折 前手公司經營不善 瀕臨破局

根據《財訊》報導,臺北市都更處指出,「美亞採吉」案波折重重,卻沒有撤案,歷經前手公司經營不善,瀕臨破局邊緣,後來經美亞公司、管理團隊及臺灣企銀的努力合作下,從不良債權案完工並交屋,創下金融特例,更是財務不健全都更案成功起死回生的典範案例。「美亞採吉」成爲《財訊》2023「都市更新暨危老重建團隊獎」都市更新(重建類)獎項中,唯一以民間都更獲得大獎的建案;相較其他得獎者皆爲公辦都更,該案更顯不易。

「美亞採吉」能走到完工這一步,幕後推手是美邑建築負責人吳厚毅,他也是臺北市都市更新學會理事。儘管他對都更危老充滿熱情,不過記者問他,若重來一次還是會一頭栽進去嗎?他笑說:「可能不敢了,回頭想實在太苦,每天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根據《財訊》報導,2008年鳳磐公司因看好該地段的都更商機,開始整合,經過5年努力,終於在20122年間辦理計劃報核。但當2015年底計劃覈定後,卻遇上其中1戶地主的房子被妹妹霸佔居住,不肯搬離,無法拆屋興建,無奈只能進行訴訟,終於在2017年強制執行搬離。然而,此時鳳磐公司已有財務危機,無力支付地主租金補貼及後續興建工程,並與多位地主發生訴訟;加上本案原同意比僅有88%,其餘不同意戶看風向,紛紛發起撤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