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落實情況 兩會委員熱議「惠臺31條措施」

▲2019大陸全國兩會在北京召開。(圖/記者曾俊豪攝)

記者魏有德、曾俊豪/北京 – 臺北 連線報導

惠臺31條措施發佈至今滿1年,在北京舉行的第13屆大陸全國兩會,31條措施具體落實情況也成爲分組討論委員熱議焦點之一。政協委員江利平表示,爲了解臺灣民衆需求,湖北省政協委員與臺生臺商對話,根據訴求提出具體建議,再跟臺辦、發改委等各個部門去溝通,「我們希望解決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大陸全國臺聯理事會副會長、政協委員江利平。(圖/翻攝海峽聲網

《海峽之聲》報導,「31條惠臺措施」涉及加快給予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的12條,包括臺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劃適用與大陸企業同等政策及臺灣青年對於「爲臺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的19條措施」最有感。

福建省做爲與臺灣交流最頻繁的第一線,出身此地的政協委員江爾雄提到,「31條惠臺措施」中,取消臺灣民衆就業許可的限制,可報名參加53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和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僅僅這一條就爲廣大臺胞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機會」。

▲大陸臺盟常委、政協委員江爾雄。(圖/翻攝海峽之聲網)

此外,近期國臺辦加碼推出「31條來了」APP,彙整各地細則及實施狀況供民衆查詢。據官方介紹,「31條來了」APP以名爲「融融」的大貓熊作爲「代言人」,介面下方則有「各地、問答」等欄位,詳細列出大陸各省市區,乃至省以下的縣市所推出的對臺舉措。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經濟教授林承鐸。(圖/記者曾俊豪攝)

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經濟學系擔任主任的林承鐸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時提到,惠臺31條的推動,讓有意西進發展的臺灣青年能夠更快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工作

他指出,大陸迄今有72個地方頒佈惠臺「加碼版本」,算一算共有超過3981條細則,要想一一研究透徹,根本不可能,「31條來了」APP推出後,讓想了解大陸情況的臺灣青年,省去不少時間基本上在APP就能搞定一切,「像逛超市一樣,去裡面找到自己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