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之父中研院士高錕逝世 享年84歲

1998年7月6日中央研究院第二十三次院士會議。(左起)黃美芸高錕。(本報系資料照)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逝世,享年84歲,高錕一生最高成就莫過於發明光纖通訊,因此也有了「光纖之父」的美名,享譽全球

根據香港媒體報導,高錕出身上海書香門第祖父高吹萬爲清末江南著名書畫家父親高君湘律師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院博士,而高錕本身從小就對化學和物理有相當大的興趣

因此他也在1966年時,在美國電信系葉ITT的英國標準電信實驗室任工程師時奇,做出劃時代的實驗,證明石英基玻璃纖維可長距離傳遞信息,打破了玻璃纖維在早期只能做短距離傳信的理論難題

而高錕本身在1970年回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學電子系創系教授,1987年升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至1996年退休,在任教期間高錕也在1992年,獲選爲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到了2004年初,高錕證實患上早期阿茲海默病,惟至2009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才獲廣泛報道。爲協助阿茲海默症患者家屬,高錕及夫人黃美芸翌年成立高錕慈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