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官方發佈文件!2024年市民想靠這條路發財有點難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土地市場溫度的升與降,常被視爲樓市冰與火的先兆.....

土拍向來都是樓市的風向標,作爲房地產業最重要的資源,土地市場雖然不被多數買房人熟知,但每一場土拍都是市場傳遞出的重要樓市信號。

2023年,桂林樓市跌入了歷史罕見的低谷,與之相對應的是,土地市場同樣冷意凜冽。進入2024年,樓市與地市還是沒有明顯好轉,這也使得土地供應計劃不得不進行相應調整。

全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縮減

日前,市自然資源局網站發佈了《桂林市本級2024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

市自然資源局網站截圖

該計劃顯示,2024年度桂林市本級國有建設用地計劃供應202.50公頃,其中商服用地67.20公頃,工礦倉儲用地49.35公頃,商品住房用地52.78公頃,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0公頃,公共管理與商服用地21.69公頃,交通運輸用地9.49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0.86公頃,特殊用地1.12公頃。

作爲開發商和購房者最關心的住宅用地供應,附件《桂林市2024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表》給出了答案。

本年度全市(六城區和十縣一市)計劃供應154.85公頃,其中商品住房用地(不含市場化租賃住房用地)146.87公頃,共有產權住房用地2.91公頃,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5.06公頃。

桂林市2024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表

總體來看,今年桂林住宅用地供應繼續“縮水”,已經降到了最近六年來的最低點。而且從過去幾年的市場反應來看,計劃趕不上變化,這份計劃能否完成尚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2020-2024年桂林市住宅用地供應計劃走勢圖

靈川依舊佔大頭

從這份供應計劃來看,靈川縣繼續佔據全市住宅用地出讓的榜首位置,全年計劃供應50.81公頃(約合762.15畝),主要分佈在縣城新城區、八里街高鐵經濟產業園以及靈田鎮。

小編從靈川縣政府網站上看到,靈川今年在住宅用地供應上提出,在城市郊區等不具備公共交通條件但景觀、區位等條件較好的區域,優化規劃用地指標,停止執行住宅項目單套住宅建築面積不高於144平方米、容積率不得低於1.0的供地標準。

換言之,時隔多年之後,曾經鐵板一塊的“禁墅令”出現了些許鬆動。

之所以出現這種變化,無疑與當前樓市的供需關係發生的深刻變化有着密切關係。改善性需求成爲市場主流,低密低容、面積大的產品更受歡迎。

ZF釋放出了支持改善性需求與高品質住宅建設的意願,但開發商們是否有勇氣、有實力接招呢?恐怕還得由市場決定。

從過去兩年的靈川樓市來看,量價齊跌的程度遠超想象。開發商們在土地市場上要麼轉戰別處,要麼“躺平”。

靈川樓市俯瞰圖

大部分出讓土地均由平臺公司兜底,但平臺公司拿地後,也面臨兩大“痛點”,第一是自身的開發能力、溢價能力有限;第二,平臺公司也會遇到資金壓力,需要尋找合作公司。這也造成了靈川平臺公司這幾年拿下的大部分地塊仍處於“沉睡”狀態。

總而言之,在靈川樓市目前這個環境來看,大量的新房庫存,按現在的速度要消化完畢最少也得超過5年,僅靠本地客的消化,本身就很難了,結果現在又有大面積的新地塊供應入市,那往後不是更難了嗎?

疊彩、秀峰領跑六城區

今年六城區住宅用地出讓計劃中,疊彩、秀峰分別以15.76公頃和13.55公頃的出讓量領跑六城區。先來看疊彩,這幾年當之無愧的六城區土地市場的“扛把子”,從虞山橋沿濱江北路一路往北,最近三四年間新增的樓盤,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然而,市場承載力終歸是有限的。2024年首場土地出讓就打了個“啞炮”,無疑爲今年疊彩乃至整個桂林土地市場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疊綵樓市俯瞰圖

再看秀峰,曾幾何時,秀峰土地市場熱度之高,令人咋舌。”地王“頻出的時代已經停留在了過去。雖然如今秀峰仍是衆多買房人青睞的區域,但開發商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蟄伏“。

無論是舊城改造還是公開出讓,多宗土地尚未找到買家。這背後折射出的是開發商對後市的謹慎,土地很重要,但活下去更重要。

市場低迷,再好的地都有可能面臨去化困難。現在已經不是“大上快上“拼規模的時期了,不拿地不一定出問題,拿錯了地一定會出問題。

秀峰樓市俯瞰圖

七星、象山、臨桂今年計劃出讓的住宅用地規模分別爲9.48、4.00、8.52公頃,與前幾年相比變化不大。

這與城市開發強度有關。比如七星,現在覈心地段基本沒有土地出讓,可開發地塊多集中在城區邊緣或是“退二進三“以及低效用地。去年土地計劃公佈時,七星就曾將新建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列入計劃,但最終未能進入土地市場。今年是繼續掛牌還是提供新的地塊,值得關注。

臨桂與靈川的情況類似,市場上顯性庫存與隱性庫存高懸,開發商尤其是民營開發商們早已對土地市場意興闌珊。

隨意找一家目前尚有項目運作的開發商問問,手上都還有一堆之前未開發的土地在手;外來房企在當下這種環境下都在收縮戰線,那臨桂土地市場的“接盤俠“何在呢?

土地供應上的變化到底傳遞出什麼信號呢?

簡單分析了各區域的情況,總結一下,今年桂林土地供應上的變化,究竟蘊含着何種深意?

第一、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還將延續。現在新房不好賣,開發商們各種花式促銷都有種賣不動的感覺,這就造成了大量的庫存,而庫存大了,開發商資金回籠不順暢,那就沒錢再去拿地建新項目。

如此一來,即便拿出再多的土地供應,掛牌成交不了,也沒有什麼用,更重要的是,土地如果出現過多的流拍,那帶來的市場影響,將遠超於現在明面上主動減少土地供應的影響。

主動與被動之間,選擇主動降低供應量則更有利。

第二,土地供應更傾向於產業發展。在今年的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上,市自然資源局明確表示,優先保證重點項目用地供應,保障公服項目用地供應,促進城市綜合功能完善。重點支持工業用地供應。

市自然資源局網站截圖

全年計劃供應的商服用地、工礦倉儲用地、公共管理與商服用地合計佔建設用地計劃總量的68.2%。這也意味着ZF希望調整城市的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逐漸擺脫經濟對房地產行業的過度依賴。如今ZF減少住宅用地供應,將資源導向其他產業,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快城市產業轉型。

第三、通過減少住宅用地供應,間接調控樓市新房的供需關係。自去年以來,從上到下,不止一次談到了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原話是“房地產市場供需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直白點就是供大於求,供需已經失衡。

面對這樣的形勢,減少市場新增供應,對於穩定房價有一定的幫助,同時,引導開發商調整開發策略,漫天灌溉量大取勝的時代已經成爲過去時,注重產品品質和市場定位纔是關鍵。

同時,二手房市場活躍度和掛牌量持續增加,新房的去庫存壓力本來就非常大,如果不通過減少住宅用地供應來減少新房入市,緩解房地產市場的去庫存壓力,那麼存量市場持續增加供應,很難說將來不會衝擊新房市場甚至形成踩踏效應。

再加上近年來一些開發商出現流動性危機,導致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問題項目,保交樓也變成了樓市最後的底線。通過限制土地供應,防止在建項目過多,也是可取的調控方式之一。

所以,你看懂桂林今年的土地供應計劃了嗎?

轉發給更多的人知道吧!

▍內容來源:臨桂圈

▍圖片來源:見標註(其餘源於網絡)

▍圖文編輯:一片浮雲

支持我們

就請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