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力頻道》蓮花池畔的青春鳥羣像 白先勇再談《孽子》新編排

動力頻道蓮花池畔的青春鳥羣白先勇再談《孽子》新編排。(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滾動力頻道專欄】入夜的新公園裡,有一羣夜幕低垂時才現身孩子們,他們多是因不見容於社會眼光而離開了家,彼此雖沒有血緣關係,卻因身世相近,培養出如兄如父的義氣,夜夜在這公園的蓮花池側相伴尋慰,尋找他們精神上的父親

這是文學家白先勇老師於1977年開始連載於《現代文學》的長篇小說《孽子》其中的橋段,在當時對同志議題仍採低調或避於談論時代,白先勇有如以筆發起前衛人權運動,而未料《孽子》因主題筆法角色情感設定之美,即使邁入2020仍不斷喚起讀者的注意,並逐年翻譯成英、德、法、日、荷和越南文,以人倫情懷的感召跨越國境,以文字搭建出的王國,爲隱藏在不同角落心懷無言痛楚的「孽子」找到棲身之所。

今年,睽違六年再度登上舞臺的孽子舞臺劇,以舞蹈做爲劇中亮點,延請北藝大舞蹈系教授吳素君爲整出舞臺劇設計舞蹈橋段,當中身兼藝術總監和共同編劇的白先勇老師,以英國近代知名音樂家Benjamin Britten所寫「魂斷威尼斯」裡,年輕演員以跳舞和獨白的方式交錯呈現爲靈感,與吳素君共同發想了舞者繞着舞臺上蓮花池意象的舞蹈編排,並加入前太陽馬戲團舞者張逸軍(飾阿鳳)與本次劇中重要角色「龍子」擔當周孝安,共同以綢吊雙人舞的方式,呈現劇中青春鳥的徬徨與龍鳳兩人愛慾濃烈的情感張力

不論在《孽子》或是《臺北人》裡的文字,都能感受到白先勇對於不同關係里人情互動的書寫,出自內心真實而不懼外界膽識,就像他心中所忠於的信念:「一個寫作的人,一定要對自己百分百的誠實,寫出心中的信仰,不能有所顧慮。」

也像他在1986年時,曾寫給《孽子》阿青主角之一)的話語:「阿青,也許天長地久可以做如此解,你一生中只要有那麼一刻,你全心投入去愛過一個人,那一刻也就是永恆。你一生中有那麼一段路,有一個人與你互相扶持,共御風雨,那麼那一段也就勝過終生了。」

秉着真切而不愧於心的信念活着、寫着,對於創作,對於「愛」的追隨與奉行,將不再輕易因外在而迷失軌道,這也是白先勇在創造經典以外,送給每一代陷於迷網中的孩子,最溫柔的建言

作者影片創作頻道

照片來源:滾動力頻道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