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文/【安眠書店觀後感】比恐怖更恐怖的恐怖情人

「你的名字所有帳號都設公開,你想要被看到、被聽到、被瞭解,那我就義不容辭了。」─《安眠書店》by Joe

近來網路上被熱烈討論的Netflix原創影集《安眠書店》,描述書店經理「喬」和大學教授助理貝可」在書店邂逅後,喬認定貝可就是他的真命天女,於是開始透過網路監控與日夜跟蹤來摸透女方底細,並伺機在她遭遇危險時出手搭救,最後終於美夢成真,與她交往。喬是個控制狂的恐怖情人,兩個人在一起後,貝可才逐漸發現男友的真實面目,影集營造氣氛既浪漫又驚悚。

劇中對於現代人社羣平臺所建立的虛幻人生多所批判,女主角的社羣帳號對所有人公開且隨時掛在網路上,總是處於登入狀態男主角只要在網路上研究她的社羣網站就能知道她的職業工作地點交友狀態、住處,以及家人、情人及好友名單,即可輕易地鎖定並追蹤女方,甚至趁她外出時侵入住處,以及安排不經意的巧遇,不着痕跡地入侵她的人生。

我們雖然不能瞭解恐怖情人如何選擇目標,但必須學會保護自己,避免科技時代在帶來便利的同時爲自己造成隱形危機。首先,重新檢視自己在社羣平臺的設定,除非你是網紅,否則將帳號設定爲對所有人公開,公佈自己每天吃什麼、做什麼,跟家人、朋友、情人同樂,乃至於出國旅遊行程,無異於將自己暴露於不可計算的風險之中,輕而易舉就可以被他人鎖定。

再者,劇中男主角爲了追求愛情無所不用其極,固然可怕,但女主角在完全不瞭解對方的背景(整部影集中完全沒看到喬下班後有跟朋友往來,除了住在隔壁小男孩之外),也從沒見過他的家人或朋友,便盲目墜入情網,等到發現男方真面目爲時已晚。恐怖情人的人格特質,經過相處、觀察後,並不難發現,但人往往被對愛情的渴求所矇蔽,這也是《安眠書店》所點出的人性盲點

法院內政委員會於2018年5月16日初審通過《糾纏行爲防制法》草案,但在日前立法院朝野協商時,因爲警政署表示草案與其他法律重疊,且案件量大恐排擠治安維護工作,懇請暫不推定,最後由內政部將草案帶回重新檢討。就法律層面而言,這部草案確有與其他現行法律重疊之處,立法技術上如何克服尚待討論,而尚未交往者遇有糾纏行爲,如構成刑法恐嚇、強制、侵入住宅,乃至於更嚴重的傷害等犯罪行爲,還是有法可罰,差別在於依目前法律規定,無法向法院聲請防制令以約束行爲人。因此,正式立法前,無論男女都要學會自我保護,纔是最重要的事。(本文轉載自臺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粉絲頁)

好文推薦

郭靜文/【慟!兒虐】多一份雞婆少一個虐童悲劇

郭靜文/紓壓瘋露營,卻讓山林鬼剃頭

郭靜文/醫療爭議先調處 有糾紛不一定要鬧上法院

●郭靜文,臺中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臺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常務理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