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金融風險抵抗力 勉強及格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油價一再重挫、股市極度波動,天天都有金融市場壞消息,但臺灣民衆有沒有足夠的金融風險抵抗力答案可能令人擔憂。臺灣金融研訓院28日公佈首度臺版「金融風險抵抗力」測試結果整理上千分有效回捲,平均分數竟然只有60.7分,代表國人的金融風險抵抗力相當於僅在及格邊緣

這分由臺灣金融研訓院研發、免費開放線上填卷的金融風險抵抗力問卷調查分爲四個構面:金融知識與行爲、經濟資源社會資本和金融商品服務,其中「金融知識與行爲」項目,民衆回填結果分數最低,僅43.3分。就年齡分佈,風險抵抗力表現最差是19歲以下青少年,得分僅48.8分;就地區分佈,最高爲北北基有62分,最低爲高屏澎僅52分。

臺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表示,疫情引發經濟情勢急速變動,市場出現一批新的經濟最弱勢者,他們在過去可能是光鮮亮麗專業人士,但疫情突然涌來,才發現連支撐三個月沒收入都沒辦法,「這在本次調查中,超過一半填卷民衆有這樣的現象」,貧富之間如今出現新的距離,金融風險抵抗力愈不足,在後疫情時期愈可能成爲經濟難民

金融總會秘書長吳當傑表示,瞭解社會大衆對金融的認知,是檢驗金融政策被接受的參考來源,雖然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相同,在風險處處、經常發生變動的現在,具備基本所需的金融知識及金融風險抵抗力是非常需要的,尤其鎖定青少年族羣,養成完整的金融教育儲蓄觀念,延伸至成人階段家庭成員等。

吳當傑認爲,金融研訓院透過大數據有效分析,瞭解需要服務的對象或金融商品不足的地方,讓金融風險抵抗力的重要性得以具體化。金總和保發中心證基會、會計發展基金,以及研訓院今年也在推動樂齡人口的防詐騙宣導,讓金融普惠的觸角可以更深入每個金融弱勢族羣。

黃崇哲表示,民衆的金融知識和金融常識普及教育「需要再加強」,提升對各式金融商品與服務的認識與瞭解,進而選擇適合的金融商品與服務以累積資產。金融教育要針對受衆弱點補強,才能發揮真正效果,本次金融風險抵抗力問卷設計正可協助民衆找出自身財務弱點與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