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蔬菜烘乾變零食 熱博暢銷

洽興社區生產過剩作物烘乾作成蔬菜罐,一上市便熱銷,也讓產品增加額外銷售管道。(林和生攝)

傳統農村屏東縣九如鄉洽興社區主要生產大宗蔬菜,但常因生產過剩與價格崩跌,直接影響農民收入,社區發展協會於去年集思廣益嘗試將蔬菜烘乾作成零食,並在今年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上架販售,意外獲得好評,熱銷超過上百罐。

洽興社區活動中心裡,有人忙着將南瓜切片部分則協助烘乾、裝罐衆人手腳俐落的趕着訂單,雖然忙碌,但大家臉上都掛着笑容

下酒菜 試吃改善

社區總幹事吳健成表示,農村居民多以務農爲生,種植作物包括南瓜、地瓜茄子絲瓜蔬果,由於是靠天吃飯的行業常會碰到價格崩跌,或市場乏人問津,看着農民無奈表情,「當然會不捨」。

一直想着如何加工可以延長存放時間,同時增加農民收入,經請教專家與公部門,決定動手來作蔬菜罐,吳健成坦言,一開始吃足苦頭;曾經嘗試拿來苦瓜、絲瓜等作物進行試驗,但水分多,經烘乾所剩無幾且賣相不佳,最後成功找到四季豆、地瓜等品項。

但操作時間與溫度初期難以掌控,失敗的成品只好通通吞下肚,反覆試驗多次才上手,一開始爲了尋求回饋,把做好的產品拿到廟埕、榕樹下,讓正在小酌村民當作下酒菜,接着詢問意見,要脆一點、還是幹一點,馬上進行改善。

也拿給村裡孩子零嘴,看着他們爭先恐後、一片接着一片往嘴裡塞,且原本不愛吃青菜小孩都吃得津津有味,就知道可以入市販售。

接到1、200罐訂單

將做好的成品在熱博農再區試賣,意外獲得好評,陸續接到1、200罐訂單,讓全社區都動起來,農民下田回來,除了拿著作物,就是擠到活動中心協助加工,吳健成更是全家總動員,把老婆孩子全帶來幫忙,他笑着說,未來要將盈餘回饋社區並幫助弱勢,也會開始研發果乾,讓品項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