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石城快評》是誰冷血?

許多網路和LINE羣組這兩天瘋傳一篇前交通部長葉匡時署名、反對衛福部發起臺鐵救災捐款專戶貼文,葉匡時瞬間成了網軍出征目標。(圖/本報資料照)

許多網路和LINE羣組這兩天瘋傳一篇葉匡時署名、反對衛福部發起臺鐵救災捐款專戶的貼文,葉匡時瞬間成了網軍出征目標。1450萬箭齊發,指控「冷血的前國民黨交通部長」,再次印證臺灣已無公共政策理性討論空間

葉匡時已澄清,該文只是少數個人之LINE羣轉傳,做爲羣友討論之用,不知爲何被人假冒其名散播?換言之,葉並無「散播於衆」的主觀意願,卻成爲網軍出征的對象。至於貼文內容是否正確已沒人關注。

葉匡時的轉貼文,主要談及理賠因果關係及求償對象,延伸探討衛福部捐款專戶用途。以目前部分縣市政府已都設立捐款帳戶,且罹難者及受傷旅客每人情況不一,捐款者可以指定用途,就公共政策確有討論空間,只是當下政治藍綠對立,公共議題經常反智操作、不容討論,包括最近引發許多醫護質疑的AZ疫苗接種,衛福部就是不願說清楚、講明白,不肯與社會溝通。

就新冠肺炎公衞防疫觀點,施打疫苗除了搶時間、更要普遍,防疫效果才能顯著。世界各國例如以色列速度超快國家,絕大部分民衆都已接種,臺灣迄今只有爭議性大的AZ疫苗,且醫護人員接種意願偏低,第一批還剩10萬劑,加上剛到貨、向COVAX洽購的19.92萬劑AZ疫苗,未來如何在有效期限施打完畢,考驗政府公信力

醫護人員施打意願低,主因AZ疫苗會引發血栓爭議。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雖表示,東方人血栓風險西方人低十倍以上,但全世界到底有多少國家停打或觀望中,如果莊人祥能夠詳盡統計及說明因應對策,而不是在記者會賣弄玄虛「我爲什麼要告訴你?」事後再一句「鬼打牆」致歉,就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醫護疑慮或許就不會這麼高。

試想,如果第一線專業醫護人員都無法提高施打意願,未來如何說服國人大規模接種?這又涉及疫苗採購公共政策,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同樣不容更專業廣泛探討,只要有人提出質疑就會被冠上「不支持政府」,綠營網軍再圍剿操作「舔共」紅帽

言論自由是臺灣最珍貴的民主資產,公共政策的開放性討論,是言論自由真諦。臺灣目前的言論自由經常不理性的民粹操作,腐蝕了公共領域的理性探討空間。葉匡時的轉貼文遭轟、疫苗接種的探討,都已淪爲反智的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