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出身重公平 頂呱呱堅持「秤重賣炸雞」

經3年測試,頂呱呱第1間西門店誕生,但前10個月生意慘澹,還遇上總統蔣中正過世,西門町電影街生意大受影響。史區雪吟辭掉公職協助丈夫,並親自訓練門市女店員

除了基本套餐選項史桂丁首創秤重製,史洪法解釋:「炸雞有大有小,我爸是國稅局出身,最重公平,秤重計價符合當時民情,避免爭議。」經口碑累積,逐漸闖出名氣

比起市售美式義式炸雞,號稱臺式炸雞的頂呱呱,只有薄薄一層酥炸皮色澤偏深,口味上多了一股胡椒香,在同質產品中辨識度極高。史洪法坦言:「家父堅持只裹薄粉,不掩蓋雞肉彈性甜度,但同樣公克數的雞肉,我們的看起來比較不稱頭,但我很肯定頂呱呱的炸雞(油鍋)是越炸油越多,別人剛好相反,油都吸進面衣裡。」

負責產品開發與口味調整史佩玲表示:「我爸懂吃又愛吃,也會做菜,雖是去美國買炸雞粉,但有調整香料配方臺灣人接受度高。」呱呱包的由來則是因早期有賣雞脖子客人反應不愛雞皮,有顧問建議將雞皮包餡酥炸,史桂丁向南部糉子名店採購配方,再經改良,意外大受歡迎,成爲明星商品

早年臺灣政局動盪,育有3子1女的史桂丁雖還在創業初期,但他勒緊褲帶也要送孩子赴美拿綠卡。1979年,次子史洪法退伍,依循兄姊腳步出國,卻在出發前一晚偷聽到父母對話:「我在臺灣就算做牛做馬,也要讓他們都去才行!」不忍父母辛勞,他在美國只待了20天就決定回臺。

兒子自願回家幫忙,史桂丁也沒多說,隔天就把史洪法派到斗六雞場

「我那時才20出頭,哪懂什麼養雞技術,就是慢慢學。」史洪法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種雞場打雜,當時國外雞種送到臺灣得先隔離40天,「我一個人和一大羣雞在一起,負責照顧牠們,不能外出,要嘛就帶書進去,要不就看電視。」

在養雞場3年,史洪法2度被父親安排和進口種雞隔離,有如關禁閉。可曾想過逃跑?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他搖搖頭說:「那年代大家對父親都很敬畏,誰敢忤逆呀?況且能逃去哪?」1983年,父親將他調回臺北,負責頂呱呱營運發展與展店業務,不到30歲就升任總經理

【頂呱呱國際公司總經理史洪法專訪一】

【頂呱呱國際公司總經理史洪法專訪三】

【頂呱呱國際公司總經理史洪法專訪四】

更多鏡週刊報導本土速食店始祖番外篇老總嚴格把關 僅4家加盟店還獨創買回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