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首創重組蛋白 新冠血栓炎症有解

國衛院免疫醫學中心主任、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所帶領的團隊,過去3年來不斷尋找新冠病毒感染後所造成的栓塞及發炎因子,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後所併發的腦神經功能障礙、肺栓塞、心肌梗塞、腎損傷、動脈靜脈血栓等症狀疑與人體內的CLEC2蛋白息息相關。

謝世良指出,CLEC2蛋白是在血小板以及肺泡巨噬細胞上大量表現的一種受體,過去就有不少研究指出,當CLEC2蛋白與不同病原結合,會活化血小板進而導致不同器官凝血,引發過度發炎反應,在登革熱、腫瘤轉移等疾病都有類似現象。

研究團隊採集人體血液及小鼠肺部細胞驗證,發現新冠病毒進入後會與血小板上的CLEC2蛋白受體結合,進而活化血小板,由於肺部爲血小板第二大的製造器官,因此一旦感染就容易造成肺栓塞、肺炎等併發症。

不過,國衛院透過基因重組蛋白技術,嘗試製造11種基因重組蛋白抗體,最後發現CLEC2.Fc這款對於抑制血小板活化的能力最佳,從小鼠實驗中可看到能降低約60%~80%的發炎反應。

謝世良指出,CLEC2.Fc重組蛋白極具藥物發展潛力,可望用來治療新冠肺炎造成的血栓炎症,將來如實際應用,可望在新冠感染的急性期,甚至是長新冠後遺症時進行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