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民進黨「聯美抗中」戰略侷限(柳金財)

蔡英文總統「民主夥伴共榮之旅」,途中「過境」美國將與衆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恐引發爭議。(美聯社)

蔡英文總統展開「民主夥伴共榮之旅」,訪問中南美洲友邦,途中「過境」美國規劃加州與衆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會面。然在此前,臺灣在中南美洲最大邦交國宏都拉斯卻正式宣佈與臺斷絕「外交關係」,許多臺灣民衆及反對黨並沒有感到「意料之外」,更多是宣稱認爲奉持「抗中保臺」路線及「聯美抗中」戰略,所造成兩岸僵局及外交困境則是「可預期得知」,紛紛對民進黨政府實施國際及兩岸治理路線及能力,表達高度質疑及不滿。

或有議論者批判「這是蔡英文的畢業之旅,完全沒有特別的意義」,「目前美國、中國大陸、日本,他們密切注意的是『誰是臺灣下一屆的總統』」。「唯一有意義的事情是,蔡英文幫白宮的行政當局,安撫了麥卡錫不要到臺灣來」。換言之,一旦麥卡錫來臺勢必如同前衆議長裴洛西訪臺,導致大陸當局發動圍臺、鎖臺強制性軍事行動,故更改在加州會見,以降低政治敏感性。此或能降低緩和兩岸敵對關係,尤其最近美國國會又通過一系列名爲友臺方案,試圖武裝臺灣,強化民進黨「抗中保臺」、「聯美抗中」路線與美國「印太戰略」鑲嵌鏈接。

根據入口網站Yahoo民調顯示,在「我與宏都拉斯斷交,你會擔心臺灣外交情勢嗎?」這題,有70.6%網友表示不擔心,擔心者則有24.0%;而於「你認爲兩岸關係會因此產生影響嗎?」此題,67.3%認爲不會,27.7%覺得會,其中15.5%認爲非常有影響、12.2%覺得還算有影響。從民調中高達七成「不擔心」外交情勢及認爲不會對兩岸關係產生影響。這顯示臺灣社會中,大多數民衆對蔡英文執政下外交情勢及兩岸關係,已嚴重產生一種預期心理,即被壓縮國際空間與惡化兩岸互動,已難以改善。

尤其在「你滿意臺灣目前的外交政策嗎?」這題,有61.8%不滿意,感到滿意的網友則有29.4%。這充分顯示多數民衆不滿意民進黨的國際及兩岸事務治理能力。蔡英文執政近七年以來,因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臺灣不僅在軍事安全上面臨兵兇戰危險境,誠如《經濟學人》所報載臺海兩岸已成爲全球最危險區域之一;同時,也因兩岸當局已無「外交休兵」默契,致臺灣的邦交國從22個下降至13個。

從民調中高比例「不擔心」臺外交情勢、「不影響」兩岸關係及「不滿意」蔡外交政策,這意味着臺灣民衆已產生一種非常無奈又不滿政治心理狀態。此即臺灣民心滋長一種欠缺政治效能感的預期心理,認爲兩岸關係正常化、健康化及規範化、機制化互動已難以獲致之消極心理;同時又高度不滿及質疑民進黨政府國際與兩岸事務路線及治理能力。

馬英九執政時之政府曾評估,當兩岸政府欠缺「九二共識」爲政治基礎,一旦大陸當局停止「外交休兵」,臺灣邦交國恐淪爲個位數。大陸當局不斷呼籲迴歸「九二共識」,也顧及過度軍事威懾及外交壓制,恐怕也會激起臺灣民衆「反中」意識,反而強化兩岸敵對升高,不僅不利於「兩岸一家親」或「心靈契合」,妨礙國家完全統一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同時,更將提供民進黨操作「亡國感」、危機意識的社會基礎,助攻強化「抗中保臺」路線運作,反利於其選票極大化目標。

目前臺灣僅剩存的外交關係,多爲「小國」且國際政治影響力「有限」,長期以來民進黨政府一方面形塑應去除邦交國迷失;另一方面特別強調現階段是臺與美日關係最佳歷史階段,然而即令確實美日與臺實質關係更爲深化,但卻無助於臺灣國際活動空間拓展及提升能見度。美日固在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刑警組織及國際民航組織大會,極力呼籲各國支持爲臺發聲,但卻皆無效果。

蔡英文主政下並無法維持馬英九執政時期臺灣參與國際空間水平,無法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大會及已斷交9個邦交國,固本尚難更遑論增量拓展臺灣對外關係。換言之,持守「抗中保臺」路線及失衡「聯美抗中」戰略,勢必要以惡化兩岸關係爲代價,此悖離中華民國國家利益、危及國家安全及弱化國家主權行爲與國家政治性象徵圖騰。

即令民進黨政府宣佈允許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輸入臺灣,臺灣皆無法藉由尋求日本鼎力支持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及與美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BTA)及「自由貿易協定」(FTA);也無法參與美國主導印太經濟框架(IPEF)。因此,所謂臺灣爲美國組建「印太戰略」的民主成員,其名稱流於「華而不實」,對臺支持「口惠實不至」,既無法拓展國際組織參與、保住既有邦交國數量,反而是節節敗退,造成不可逆傷害。

美國作爲全球超級強權國,面對中國崛起其經濟力、軍事力全球排名第二,中國固然與美國國力仍有段差距,但兩大霸權國間潛在競爭已產生一種「修習底德陷阱」現象,必須相互節制剋制共同管理分歧及衝突,始能維持區域及全球安全及和平穩定秩序。民進黨政府固然宣稱現階段臺美關係十分堅固,但美國的國際影響力並非無遠弗屆,在許多國際事務尚須要藉由中國發揮文明大國責任及扮演平衡槓桿角色,無論是北韓問題、俄烏戰爭等問題,皆凸顯中國扮演協調及維護區域安全角色。

美國雖宣稱支持維護臺灣國際空間,但協助臺維持在美后院中南美洲國家邦交關係尚有困難,更遑論新增臺灣邦交國。長此以往,臺灣的對外關係將因藍綠政黨交互輪替,最終臺邦交國趨於極小化,削弱作爲主權國家特徵,傳統所謂國家構成要素,包括人民、土地、政府、主權及對外關係能力;若臺灣最終恐陷入「零邦交」困境,此或將導致「中華民國消亡」,倘若一再宣稱臺灣是主權國家卻無任何正式邦交國,恐怕此將會是國際政治特例及異例。

蔡英文總統口口聲聲要捍衛中華民國,但外交與兩岸路線卻不斷削損國家主權特徵,難道是要附和激進獨派所謂「中華民國邦交國少了 ,臺灣邦交國就出現」謬論嗎?前總統馬英九在在民進黨所界定的「敵國」、「鄰國」中祭祖訪問,卻能因地制宜適時讓中華民國風華在神州大地重現,並倡議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憲政法理;而現任總統蔡英文過境現階段最友好國家美國,也能有凸顯中華民國國家主權特徵嗎?究竟誰真正愛中華民國高下立判,那種動輒批判馬英九「親中賣臺」之污名化行徑應休矣。

(作者爲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