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號」該進博物館了! 紐時:中國嚇跑對臺軍售國

國軍海獅號」潛艦是最世界服役最久的潛艇。(圖/翻攝自國防官網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紐約時報》近日以國軍將繼續服役到80歲的「海豹號」以及服役時間比它還要長一年的姐妹潛艇「海獅號」爲例,來說明臺灣軍事裝備目前的「慘況」,並將其原因歸咎於中國讓除了美國以外的世界各國不敢向臺灣出售軍備,而且在川普上任後,這樣的情況甚至延燒到白宮

篇名爲《中國陰影下,黯然失色的臺灣軍事》的報導指出,海豹號儘管引擎已經老舊、油漆已經在管道表面形成了硬殼,但是它還是會繼續服役到80歲,臺灣國防部長馮世寬曾表示它與「海獅號」是都該進博物館了,而這樣日漸陳舊的潛艇艦隊也正代表着海峽兩岸的軍事平衡像臺灣對手中國偏向尺度

報導稱,在中國成爲僅次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軍費開支國之際,國軍的部隊可是遠遠落後,不僅難以招募到足夠的士兵,在裝備上也無法做出相應的配合。至於其中的主要原因,正是因爲一先進武器出售國怕觸怒將臺灣視爲領土一部分的中國,並變得越來越沒有意願向臺灣出售裝備,而且目前這樣的情況甚至發展到了美國。

▼蔡英文總統表態想購入美軍F-35戰鬥機。(圖/翻攝自美國空軍官網)

川自川普上任後,白宮政策的不穩定性,很明顯增加了人們的不安,雖然他在身爲候選人時曾表現出對臺熱情,但是身爲總統後,他卻對中國表露出更多的尊重。報導強調,美方今年批准的對臺軍售案僅價值14億美元,這比2年前歐巴馬政府的軍售案少了4億美元,而且其內容缺乏能爲臺灣帶來真正優勢的裝備。

報導指出,中國並不諱言吞併臺灣的意願,解放軍時常在進行一些必要時用武力佔領臺灣的軍演,甚至還在內蒙古訓練基地中,建設了一個臺灣總統府仿製品。一份五角大夏的統計報告顯示,對比兩方的地面作戰部隊,解放軍現役有80萬人,而國軍只有13萬人,至於軍費差距更是誇張,由中方的1440億美元對比上臺灣的100億美元。

不過該報導也有指出一條臺灣軍備改善方式的「明路」,那就是臺灣要靠自己,尤其是將軍費運用在能削弱中國優勢的低成本武器,包括防空導彈反艦導彈等,而非那些昂貴的大型平臺。據報導,曾在臺灣國安局任職的餘曉平表示,臺灣需要在那些可以在3到5年內服役、並可以爲國軍建立非對稱戰力的武器上投資。

談到國防自主,那就不得不提近日持續延燒的慶富案,這徹底引發國人國艦國造的信心危機。日前,面對親民黨立委周陳秀霞質疑國艦國造只是煙幕彈、國軍是否會採購日本蒼龍級,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他是第一次聽到有關要購入蒼龍級的消息,至於獵雷艦採購案,目前全案都還在進行調查。

海龍號潛艦(SSN-793)。(圖/記者季相儒攝)